“本以为建筑理论会很枯燥,没想到,听了这个学识渊博、气质优雅的老师一讲这么有意思!”大一新生田雪飞在上了建筑学专业的第一节课后俏皮地说道。是谁用一节课就激发了初学者对神奇而丰富的建筑世界的探索欲望?她就是建筑学院副院长、第九届师德十佳郭华瑜教授。
心得:三步教学法,带学生轻松学建筑
“我最喜欢上郭老师的中国建筑史!”建筑学专业的涂晓敏直率地说。在一般理工科学生眼中,建筑应该更注重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像历史这类文科知识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中国建筑史课程印象深刻的可不只涂晓敏一个人,很多毕业生在回忆时,首先想到的也是郭华瑜老师的中国建筑史课程,奥秘何在?
原来,郭华瑜老师在上课时注意到,一味地系统性灌输历史知识,学生是“不买账”的。“教学应该讲究方法,把握学生需求,你需要去关心学生想听什么,需要什么,再用让他们感兴趣的方式组织授课。”郭华瑜坦言。
她构建了一个“三步式”的教学规范:一、学什么?二、为什么学?三、怎么学?以学生的职业建设为切入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建筑历史,这样探索发现式的授课方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如果你身处唐宋时代,没有现代这些建筑技术,要建造一座宅院,你会在哪儿选址?如何设计布局?”在郭华瑜的课上,类似的问题频频引发学生讨论。一会儿,有同学站起谈自己的想法。“不对不对,你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另一位同学起来反驳。“好!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这样引导,学生们就能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环境和技术手段感同身受地思考问题,从而理解古代建筑师的智慧。”不仅实现自身带入,郭老师还善于启发学生横向和纵向思考:为解决一个设计问题,唐代料匠是如何做的,到了宋代、明代,建筑师又会做哪些调整和改进?从世界范围看,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建筑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产生了与中国迥异的城市和建筑形态?郭华瑜通过对比式的讲课,让学生明白:中国古典建筑顺应自然,融于自然的形式形成根源,来自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理念;而这与西方推崇理性与秩序,认为自然本身不美,只有经过理性加工才成其为美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本源思想观念上的不同,如同文化基因,决定了不一样的建筑方法和风格。“在郭老师的中国建筑史课上,不仅仅能获得中国建筑知识,还能了解国外的建筑知识,她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涂晓敏说。
课堂有趣,学生自然爱听。在郭华瑜的课堂上,很少有开小差的,课堂效率很高,她指导的学生参加相关的本科生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也多次在比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严谨:行万里路,要求学生实践寻真知
熟悉郭老师的人都知道,她对待学术有一股执着较真的劲儿。
郭老师说,在她研究生入学前的一个暑假,就跟着当时东大古建筑培训班的学员一起坐火车从南京一路实习到内蒙。38天的实习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所以她在带研究生时,不仅给学生列出了阅读书单,而且给他们安排了在研一、研二时必须走访地点的古建筑考察行程表。学生在假期结束后,要交两本速写本,一份考察报告作为调研成果。“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真正去看了,去体会了,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的理论知识,这是建筑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科研方面,郭老师极富钻研与挑战精神。她和她的团队承担了多项建筑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多数是一般设计院不愿意接手的费时费力但又具有研究价值的工程。
在项目开始时,她都亲自带队去测绘、调研,记录每座建筑物的比例精度,采集大量当地古建筑的数据,并从数据中分析规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时候隔一座山、一条河就是不同的文化,我们必须去发现此时此地建筑的特点,而不能想当然对不同的古建筑套用同一种模式。”郭华瑜说。
正是这样严谨的态度,郭华瑜主持完成的“南京明孝陵方城明楼保护设计”,2015年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传统建筑三等奖;主持的“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四方城加顶保护工程”2015年获第九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一等奖;主持的“江苏灌南二郎神民间文化主题公园建筑设计”2014年获得第八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创作二等奖,主持的”苏州太湖水利同知署修缮设计”2015年获得第九届江苏省土木建筑创作二等奖……她所领衔的团队也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肯定。
悉心:因材施教,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带
郭老师在选择科研项目时,主要挑选有研究性的项目,使得科研和教学能够互通互融。她提倡言传身教,“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带,教会方法,让他学会自己思考,深入设计。”
建筑设计是小班化教学,无论本科生、研究生,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给学生讲方案。面对学生们五花八门的设计方案,郭华瑜总会细细研究他们的想法,“做老师的应该帮学生实现他自己的设计概念,而不是给他们一个现成的方案,或者主导学生去做什么。”
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个别没有想法的学生,郭老师会先给他提一些比较具体的建议,启发思考,再让他逐步调整,完成设计。有时候学生想法很多,但深化不下去,郭老师就给学生一步步制定目标,明确周工作计划,落实要求。这样一个流程下来,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就能够掌握了。
在郭老师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叫郭靓亭的女孩,她底子好,设计能力也很强,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设计方案一直调整不出来,小姑娘自己就很着急。郭老师重新给她调整思路,帮她确定好建筑体形,再让郭靓亭自己去深化设计。后来,郭靓亭三年级的设计作业《舟行天下———郑和航海纪念馆建筑设计》获得全国大学生优秀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优胜奖。本科毕业后,郭靓亭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录取,在建筑设计领域继续深造。
“每个学生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很重要。”郭华瑜说,“有人擅长策划,理念新颖;有人擅长后续工作,作风扎实。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专业上的自信,有时候比单纯做出一个高分方案重要得多。”
担当:文化寻根,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随着中国近三十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以新为好,以洋为美,却往往忽视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底蕴,以致千城一面。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说:“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郭老师和她的教学团队感觉到,建筑遗产保护作为今后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对这方面的教学与学科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学校的建筑学科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在全国算较早设立的。但随着近几年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多,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提升,办出特色。”郭华瑜坦言,建筑学的学生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承担文化传承的任务十分重要。
中国的现代建筑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西方的现代建筑是从其古典建筑之根发展而来的,我们的现代化建筑如何发展?中国古典建筑之源该如何滋养、哺育自己的城市与乡村?这是郭华瑜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主持持续十年的与德国建筑院校的联合教学中,郭华瑜引导学生在设计中注重自身建筑文化特点,保持文化自信,在建筑创作中展现中国建筑的特点;在讲授中国建筑史、古典建筑法式制度等课程时,她总是很热切地告诉学生:中国建筑传统中,值得学的、研究的历史经验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建筑之根在哪里?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怎样的?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挖掘。基因决定了你长成的模样。与其玩弄无根的‘形’与‘饰’,不如反观自身,从基因中去寻找发展的源泉。”
郭华瑜所有的教学和科研项目都围绕着建筑遗产保护与修缮设计、历史文化街区、工业遗产、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生态历史经验研究等方向展开,她说:“中国优秀的古代建筑需要建筑学人不断发掘,努力开拓,代代传承,培养中国古建筑的传承人是我们的责任。” 张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