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孙伟民
执著教改精心培育桃李
1984年硕士毕业后,孙伟民从母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来到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利18彩票 前身)任教,长期从事结构工程教学、科研、设计工作。如今,作为学校副校长,虽然行政、科研工作繁忙,却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目前每年仍然指导10个左右的研究生。
针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的现状,根据自身多年从事教学和工程设计实践工作的体会,
同学们普遍反映,这一仿建筑设计院的工作运行模式,不仅使他们真切、实在地感受到做实际工程的氛围,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而用人单位对此做法也赞赏有加,学校毕业生分配到工作岗位后表现出了很好的专业设计能力、方案综合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为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根据土建类课程的特点,他聘请一线的施工单位专家、设计单位总工、兄弟院校教授对教学大纲进行论证和优化,从框架上确定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定位,强调结构概念和结构构造,将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紧密联系,融会贯通,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强“结构课程群”中各课程间的联系,强调与同期开设课程的沟通,保证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同时也可充分利用有限学时,减少知识重叠。
自2001年起,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他增加了课外参观实习环节。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进程,分阶段安排参观不同类型的工程,将课堂讲解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构造措施等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紧密联系,以此来体现本课程在整个建筑功能实现和施工实施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还自主编写了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并增设了课程设计答辩环节。
关注民生,潜心服务社会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与墙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