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身边榜样>> 正文

大师大爱 育人育才

时间:2009-11-05 来源: 作者:szw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今年11月是我校第7个“师德建设月”,教师是一个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能否培养出满足国家、社会、人民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师德建设月年年搞,年年都应有新提高,年年都应有新成果,唯如此,才能实现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我校涌现出众多可歌可颂的师德典范,是他们将师德大旗不断发扬光大。今天,本报将我校4位“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事迹刊登如下,希望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爱生敬业,蔚然成风,希望我校涌现出更多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教学名师。

大师大爱育人育才

记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欧阳平凯

党和国家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

1981年硕士毕业后,欧阳平凯告别母校清华大学,来到南京化工学院(新利18彩票 的前身)工作。两年后,在他顺利通过外语考试,准备出国攻读化工博士学位时,学院和时钧院士找到了他:“学校要成立生物化工专业,这方面的人才极为缺乏,准备送你出国进修生物技术。”从化学工程专业转为生物化工专业,无异于是撤离即将占领的“阵地”,转而去强攻另一个情况不明的“战略高地”。欧阳平凯犹豫了,但他很快打消了顾虑:“我是在党的关心、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的需求就是我的追求,学校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知难而退不是我的个性,敢于创新才能获得成功。教育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

38岁转行,欧阳平凯任重道远。他先后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进修生物技术。在国外,他以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积极求知于生物化工这一前沿交叉学科,全方位摸清了其发展脉络,掌握了最新的发展态势。他所做的课题《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传热研究》给导师Moo Young教授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尽管导师很希望他留下来,但是进修结束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

“人是要讲点精神的。”这是欧阳平凯常说的一句话。凭着这点精神,1987年,他归国后白手起家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那是一段令他和同事们毕生难忘的创业历程。当时国内尚无生物化工专业,更无这方面的导师和人才,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此外,当时的南京化工学院资金严重匮乏,实验室简陋陈旧,师资不足。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欧阳平凯作为学术领头人,他充分依靠团队力量,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克服重重困难,一边为学生亲自授课,一边坚持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2小时以上;没有教材,他组织同事们一起编写;没有资金,他东奔西走地找科研合作单位。终于,一个像模像样的生物化工专业在南京化工学院建立起来了。在创建生物化工与微生物制药专业的同时,欧阳平凯还比较国内外生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的“工业生物技术”概念,并成立了全国首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如今这个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0年代以来他共计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2001年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7年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获江苏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

锐意教改为国造才

1988年到现在,欧阳平凯一直工作在生物分离工程本科教学第一线,一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基础课程《生物分离工程》,每年平均讲授课时数超过50学时。即使是在担任校长之后,行政、教学、科研任务一肩挑,担子非常重,可他始终身先士卒,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每年都要亲自担任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