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工作常态化建设刍议
周辉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摘 要】新形势下高校招生方向应遵循“常态化”理念,为高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新时期对高校招生提出的新要求与时代发展中高校招生的现实需要,通过“常态化”理念对高校招生改革提出具体要求。
【关键词】高校招生常态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作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工作中多次对常态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在坚持中见常态,向制度建设要长效,强化执纪监督。”我们要不断总结好、运用好经验和做法,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工作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具体实践中注重工作建设的力度要长期保持、成效要持续巩固,必须始终与中心建设同向推进、同步深化、同频共振,形成有利于良好政策导向和利益机制。按照习近平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实现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着眼加强制度建设,从强化问题意识、建立规范体系、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入手,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工作,形成成效长期巩固、经验长期坚持,形成作风建设良性运转的长效机制。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高校招生工作面临更高要求,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生源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校只有拥有充足优质的生源,才能有效推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为了顺应改革形势,把握发展机遇,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切实提高生源质量,深入推进高校招生工作常态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常态化管理是高校招生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有效措施,是实现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管理理论,是高校招生适应激烈生源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高校生源地位、永葆生源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常态化是日常工作的标准要求,是高校招生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常”字上提要求,在“态”字上下功夫,在“化”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做到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一、常态化要求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同志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实践中把工作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其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为工作建设常态化提供制度保障,围绕目标体系的全链条来完善制度体系,使工作推进有评价标准、有行为准则、有环境氛围,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约束力,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约束力。要为工作建设常态化提供条件保障,组织引导人员切实增强常态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持工作的热情和干劲,更加积极投身经常性的工作中,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着眼于激发基层人员的内在动力,把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工作成为自觉要求和经常行动。
高校招生工作在制定制度和细则时,需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务实管用,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就是要贴近实际、合符时宜、切实管用。突出招生政策和生源特征,针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作出务实管用的制度规定,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不能无的放矢。二是坚持简便易行,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就是要便于操作、便于执行、便于理解;防止制度内容繁杂、空洞无物,使笼统的规定尽量明确化,使原则的表述尽量具体化,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三是坚持于法周延,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就是要尊重规律、符合规律、严谨周密;抓紧对已有制度进行梳理,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着力形成整体配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高校招生常态化主要集中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注重实践成效、创新开展模式等方面。
二、高校招生常态化的指导思想
高校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考试招生改革五大任务,指出要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并在上海、浙江两省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高校生源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情况下,招生录取机制的明确改革走向,加之两个改革试点地区的先行,随后全国各省也将逐步实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这在客观上要求招生工作及时应对变化,加快改革创新。建立招生工作常态化机制,是积极契合发展趋势,有效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举措。
1.明确导向、遵循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作为招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系统推进、全员参与。高校招生常态化建设是全校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
3.突出特色、提升水平。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不断探索人才选拔模式,着力加强招生宣传,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招生工作水平。
4.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工作任务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完善绩效考评,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各项部署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增强招生工作实效。
三、高校招生常态化的建设目标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合理定位生源目标,通过完善招生制度、探索人才选拔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招生宣传,不断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生源质量。通过创造优秀生源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吸引优秀生源的长效机制。
1.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实效性、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建立组织完善、机制健全、管理规范、保障到位的招生工作体系,做到“有制度、有任务、有考核”,营造“人人在招生、时时在招生、处处在招生”的氛围。
2.阳光招生进一步落实。以对广大考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细化、规范和完善报名、考试及录取等阶段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及监督保障机制,确保信息公开合法、完整、准确、规范、及时和安全。
3.选拔评价进一步科学。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学校招生自主权,结合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4.生源研究进一步深化。跟踪各地志愿填报和录取模式政策及改革方向,为生源选拔的目标定位、规模效益、方法途径等提供依据,有的放矢地制定高校生源质量提升的实施办法,促进生源质量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稳步提升。
四、高校招生常态化的改革举措
1.选拔方式多元化。转变人才选拔模式,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元选拔的科学体系。建立科学的考试、选拔、录取体系,不断扩大自主录取比例:①优化自主录取政策,细化申请报名条件,规范报名组织和材料审核程序;②命题实现操作封闭化、内容科学化,结合学科特色和高中教育特点,选拔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③结合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高校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制定选拔标准;④加强校内测试的软硬件建设,完善组织领导,提高考委专家的业务水平,实现科学招考,力求选拔出优秀人才。
2.宣传体系全员化。高校招生工作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招生宣传作为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全校上下全体师生息息相关。高校要通过领导负责、院部联动、稳定队伍、加强考核,建立全员化的宣传体系:①坚持推行领导负责制,发挥领导的参与带动作用,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局面;②全面实现院部联动,整合校、院两级资源,形成“学院负责、部门参与”的局面;③重点加强队伍建设,面向全校师生选聘责任心和原则性强的人员组建招生宣传队伍,提高宣传人员的业务水平;④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实行招生宣传考核激励机制,完善科学多元、操作方便的考核体系。
3.宣传形式立体化。招生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于生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丰富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是保证宣传效果的关键举措,要借助多平台实现宣传形式立体化:①大力拓展基地中学,通过中学艺术节、中学校长会议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加强与中学交流合作;②积极开展门诊咨询,让考生家长自主选择咨询的日期和工作人员,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招考咨询;③全面构建咨询网络,建立立体化的网络宣传平台,加强网站、微信、微博、人人、手机APP等新媒体建设;④精心制作宣传材料,要从针对志愿填报的招考宣传材料拓展为针对学校品牌推广的招生宣传刊物;⑤广泛设立咨询网点,广泛设立“招生咨询服务联络处”,争取校友对招生宣传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发挥校友的社会影响力;⑥主动提供专场服务,有针对性地选择行业相关并具有一定规模、职工子女当中存在较多潜在生源的重点企业和单位,紧密围绕考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开展专场咨询会。
4.计划编制市场化。招生计划的编制对高校生源质量、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具有显著影响。高校要通过科学编制分专业、分地区招生计划,遵循市场规律,创新培养体系,开展专业建设,加强合作办学,增强招生计划的市场化程度:①科学编制专业计划,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坚持特色性与普适性相结合;②科学编制地区计划,积极落实中央各专项计划的要求,科学保持招生规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生源地位的积累和提升;③着力创新培养体系,将优势专业在师资和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向优秀生培养倾斜,增强学校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④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与其他高校开展错位竞争,扩大竞争优势;⑤全面加强合作办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与具有同样学科背景的国外高校强强联合,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精品项目。
【参考文献】
1、党评文,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02期
2、姚霞,何祖锋,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高校招生与就业问题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
3、黄国标,基于普通高校招生宣传策略的比较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4、李存东,樊云飞,张建政,做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年4月第17卷第2期
5、郑若玲,陈斌,高校招生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10月第35卷第10期
【本文获2014-2016年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发表于《江苏高教》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