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成果展示>> 正文

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及应对机制浅析

时间:2017-08-21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llk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及应对机制浅析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并被大学生广泛使用。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在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与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机制进行科学处置,有利于掌握高校突发事件中舆论传播的主动权,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高校早已不再是一个纯净的“象牙塔”,它上面连着国家,中间连着社会,下面连着遍布在祖国各地的无数个家庭。在通讯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高校校园就是一个繁杂的小社会,一个浓缩的小世界。无论是校园外的社会事件,还是校园内的突发事件,都会通过各种新媒体,在学生之间快速传播,从而引发不同的反响。这些反响可能只是一丝涟漪,很快恢复到风平浪静,也可能是一场轩然大波,让我们措手不及。因此,对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机制与特点做到全面地掌握、准确地研判、科学的处置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背景下探讨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以及舆论的引导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传播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基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人人网、微博、微信等。作为一种源于传统媒体却又与传统媒体存在很大区别的新型传播媒介,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特别是广大的青年人,包括广大的高校学生。 20147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学生网民占25.1%,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电脑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包含微博、微信等手机端各类移动应用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1]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便捷性、双向的互动性、显著的扩散性和草根的自媒体性,使高校突发事件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传统的舆论格局。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所谓突发事件,根据 2007111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界定,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

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对高校教学、科研、生活等造成一定危害的紧急事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潜伏着的隐性矛盾时有爆发,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刺死室友案等一批恶性高校突发事件触目惊心,引人深思。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对该校网络舆情产生了严重影响,并迅速波及到社会上。

(二)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模型

在新媒体情境下,因其特有的匿名性、开放性、平等性,使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呈现新的规律。

1.生成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某一诱因点燃了“导火索”,突发事件已经发生但大多数人还不知晓。与此同时,某位网友将此事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新媒体将该事件发布到网络。

2.发酵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新媒体所特有的评论、转发等功能,使这一网络舆论在微博粉丝、微信朋友圈、人人网好友之间快速扩散,不同的人表达着对这事件的不同看法,突发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迅速扩散。

3.高涨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前期的大量转发、评论,高校突发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空前高涨,各种意见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同时,由于网络舆论意见领袖的出现,会把不同的舆论归集、引导,把零散的意见整合并形成共鸣,这会导致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影响达到最大,并有可能导致网络上发起、网络下实施的群体性活动。

4.消退期:在这一时期,随着一些干预措施的介入以及时间的流逝,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呈现缓慢消退的迹象,直至平息。

平复

元事件

1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论传播模型

从该传播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并未出现,这是因为新媒体的自媒体属性使得无“关”可把。同时,由于新媒体的匿名性,“沉默的螺旋”效应淡化。

二、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特点

1.参与主体的活跃性

人都是有思想的,而大学生更是思想特别活跃的一个群体。在学习之余,他们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当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样关注相同信息的同学或朋友进行交流、探讨,达成共识并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围观”时,他们就会公开表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对“网友”的观点加以“评论”。青年学生勤于观察社会,乐于关注社会,勇于评论社会,从历史上看也是如此,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少不了青年学生的参与。如今,随着“90后”成为大学的主力军,为了体现他们的独立性、表达他们的存在感,大学生们更是经常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网络评论。

2.参与过程的隐蔽性

新媒体的匿名性增加了参与过程的隐蔽性。在传统媒体情境下,可能碍于情面、受制于校纪校规等原因,学生在公开发表意见时会三思而后行。但新媒体的出现,使学生完全可以用“小号”等方式,通过虚假身份发表各种意见甚至是谣言。如果学校对网络舆情疏于监督,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动向,即使发现不良信息,也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追查信息来源。

3.传播形式的多样性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结合手机这一大学生最普及的移动互联终端,使传播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传播。在突发事件中,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地理定位坐标等多渠道发布和传播信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幅提高事件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部分新媒体还带有投票发起功能,可以随时发起投票调查,使信息传播带有双向互动性,更加强化传播的效果。

4.传播速度的快捷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手机目前已取代传统电脑,成为使用率最高的上网终端。手机在大学生中更是人手一部。假如某人在突发事件中首先发出消息,则其好友、粉丝都能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并通过评论、转发等功能使消息几何级传播,这一爆炸式的传播效果和威力往往不能人为控制,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企及的。

5.传播结果的破坏性

正是由于前述特点,使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呈现出破坏性的结果。首先,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加速了情绪激化,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扰乱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第二,在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中,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制造、掺杂谣言,使谣言与真相并存,造成许多不明真相的同学被误导而歪曲事实,并跟风附和,扩大了负面影响;最后,在传播的高涨期,可能由网上讨论变为网下行动,发生游行、示威、非法集会等各种不当行为,严重破坏校园安定和谐的局面,并由此波及到学生的家庭,给高校的正常办学和社会声誉带来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舆论应对机制浅析

(一)提高媒介素养,建立一支适应新媒体的宣传工作队伍

当前,新媒体正日益蓬勃发展,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还将有多重基于网络和移动互联终端的新媒体应用出现。可以说,新媒体在高校网络舆论中把控着重要的话语权,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应用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宣传部门应该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针对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的使用方法,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需要。同时,应对广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判断、选择和传播信息,自觉抵制垃圾信息,坚决制止传播虚假信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新媒体应用的法律观念和自律意识。

(二)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指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4]。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为此,高校有关部门要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科学研判当前的网络舆论形势。除了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外,其他社会性、群体性的突发事件在生成之前都有一个矛盾积累和叠加并最终导致激化和爆发的过程。高校有关部门在日常要通过学生干部座谈会、校领导与你有约等各种形式,深入学生,收集舆情,重视民意,对学生反映的各种意见、建议甚至是抱怨都要仔细倾听,认真处理,充分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做好跟踪反馈。这样有利于消除高校网络舆情中负能量的积累和叠加,从源头上遏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并能及时、准确地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进行科学预判。同时,仔细梳理相应的重点、特殊人群,如毕业班仍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屡次考试不及格的同学、情感和人际交流存在障碍的同学、家庭非常贫困无力完成学业的同学等进行重点关心,及时帮助,把相关工作做在前面,有利于消除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建立监控机制,准确把握实施网络舆情动向

鉴于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匿名性,高校有关部门要主动出击,把握先机,建立一支由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辅导员等组成的舆情监控员队伍,通过谈心谈话、上网浏览、软件分析等多种手段,定期反馈实时的网络舆情动态,做好新媒体的舆情监控工作,对学生使用频率特别高的人人网、微信、微博要重点监测。同时,学校相关宣传部门应设立新媒体舆情分析研判中心,把舆情监控员报上来的一些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出具舆情研判报告,有利于相关部门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动向。

(四)培养意见领袖,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淡化,相反,网络舆论的“意见领袖”作用日益凸显。这些意见领袖拥有大批粉丝和听众,他们对事件的分析和主导意见,能使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发展方向和力度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此,高校有关部门在平时应注意发掘、培养、使用和管理好校园内的意见领袖,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主动与意见领袖联系和沟通,把最真实的情况、最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意见领袖传播出去,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主动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向。

(五)实施信息公开,提高高校的公信力

2014 729 ,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明确高校须及时公开招生考试、财务资产、人事师资等十大类、50项信息。201410月底前,部属高校应在学校官网开设信息公开专栏,未及时公开、发布虚假信息都将受到严惩[5]。此项举措旨在增强社会监督力度,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从而提高高校的公信力。在以往的高校突发事件中,不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正是缘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而导致的猜疑和误解。因此,高校应创建新媒体渠道的信息公开平台,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设立新媒体官方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统一对外及时发布信息,有利于迅速消除误解,化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件利弊参半的新事物。它既是触发或激化高校突发事件“催化剂”,同时又是遏制或平复高校突发事件的“消退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全面掌握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传播机制和特点,及时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让新媒体在遏制高校突发事件、营造安定和谐校园的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

2、路遥.就业微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及途径浅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66

3、百度百科.新媒体[EB/OL].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017/5403053.htm

4、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7495.htm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7/29/content_2725968.htm

【本文获2014-2016年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发表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