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精神文明>> 师德建设>> 正文

彭世彰:“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

时间:2014-01-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编者按:“宁肯透支生命也绝不辜负使命”,这是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常说的话。他以自己的认真和执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一辈子。他毕生追求科学真理,提出享誉业界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带领学生在祖国各地躬身科研,完全忘记了时间和劳累,更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正是彭世彰这样“样样放不下”“样样不落后”的知识分子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推动了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进步,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富强。英才早逝,痛不自言。我们在向彭世彰同志学习的同时,也希望广大知识分子在紧张工作中莫忘劳逸结合,希望社会各界关心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

“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

——记累倒在三尺讲台的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

  一声声呼唤,一阵阵哭声,划破清晨的寂静。河海大学的师生们,奔向南京殡仪馆。他们要去送心爱的彭世彰教授最后一程。

  层林如挽,长风当泣。在通往殡仪馆的路上,自发前来送行的人们排成一条长龙,绵延数里。

  “我走了。”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前笑吟吟地与妻子告别。没想到,竟成永诀。

  2013年12月15日下午,全国劳动模范、河海大学节水专家彭世彰在作学术报告时突发心肌梗死,“轰”的一声倒在了三尺讲台,再没有醒来,终年54岁。而就在几周前,他一手创办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评估中被评为第一,他带领的“节水灌溉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

灌溉的革命

  1978年,彭世彰通过高考成为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农田水利专业的学生,从此与水利结缘。

  20世纪90年代,“下海”之潮涌动,作为普通教师,月工资仅有50元的彭世彰也动摇过。但是,只要看到学生求知的眼神,只要看到绿油油的农田,责任和担当便割舍不下。

  为研究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机制,彭世彰连续三个月每天往田里跑,和稻子一起“泡”在水里。

  “老彭常常是早上一身泥,午间一身汗,夏天晚上蚊子特别多的时候,就躲到房屋顶上纳凉。在他眼里,这些都不值一提。”同事郭相平教授回忆。

  在长期的观察实验中,彭世彰发现农民往往注意到水稻耐淹的一面,而忽视了水稻耐旱的一面,勤于思考的他产生了通过控制水分来控制水稻生长的想法。为此,他自学植物学、作物生理学等内容,借鉴著名水稻专家陈永康用肥料控制水稻生长的“三黄三黑”理论,通过控制水稻生长的水分进行为期3年的对比试验。

  如痴如醉、异常活跃的思维触角,使彭世彰的科研灵感纷至沓来。从此,一位普通教师的事业和一个国家的农田水利事业紧紧相连。

  1987年,不到30岁的彭世彰大胆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新观点:水稻可以进行无水层种植,即根据气候、农作物的成长敏感期科学地为根部泥土补水。

  观点提出后,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国内外的质疑声。面对种种压力,彭世彰没有丝毫退缩,继续带领学生埋头田间3年,反复试验,最终提出享誉业界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节约灌溉用水56%,水稻增产11.7%,改变了人们对水稻灌溉模式的传统认知,被誉为农田灌溉史上的一场革命。

  “师兄是从心底热爱他的事业。他说过,人啊,在这一辈子能做一件事情,解决一些问题,给社会留下一些东西,就是成功。”殷国玺教授提起彭世彰,难掩悲伤。

  爱之深,行之远。彭世彰对水利的无悔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作为河海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彭世彰领衔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敬业与忠诚,是彭世彰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2012年,他获得“ICID国际节水技术奖”,是该年度全球唯一的获奖者。然而面对荣誉,彭世彰却称自己为“农民教授”。

  “我饿过肚子,深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农民松开的眉头,是对我最好的嘉奖。”这是彭世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节水灌溉,滋润了祖国的土地,滋润了农民的心田,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用数字估算。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江苏、宁夏、黑龙江、海南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节支总额达数百亿元。仅江苏省盐城市就累计推广2027.85万亩,增产节支总效益20亿元。

  “彭世彰教授因公殉职,是河海大学的重大损失,亦是我国农田水利界的重大损失。”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朱拓敬佩中透露着惋惜。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高度评价彭世彰,认为他在水稻控制灌溉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彭世彰用生命,诠释着奉献的真谛,追寻着“让农民用更少的水,收获更多的粮食”的梦想。

不灭的师魂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把生命最后的霞光,化为讲台上永恒的春天。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彭世彰还会当农田水利教授吗?

  “当然会”“一定会”——他的家人、朋友、同事这样回答。

  “如果这次研讨会是在上午举行,世彰应该还能逃过一劫吧!”彭世彰的妻子告诉记者。之所以说“还”,是因为在2004年和2009年,彭世彰曾同样在工作时突发心肌梗死,被送往医院抢救。自2009年以后,每逢秋冬交接时节,彭世彰都要住院一阵,调理身体。今年,由于工作繁忙,彭世彰一直没抽出空去医院,身体也每况愈下,同事们都催他去医院休养,可是他怎么会愿意缺席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会议?怎么会允许会议为他而推后安排?

  “为了确保这次学术会议顺利召开,他不仅再一次推后了住院时间,还天天加班加点。”同事缴锡云教授感慨。

  会议如期举行,彭世彰优雅地走到台前,有条不紊地与众位院士、专家分享研究成果。突然,他紧紧捂住胸口,直直地倒下去。顿时,所有人慌了神,纷纷涌向台前。一名院士赶紧掏出自己的“救心丸”,塞在他嘴里。有人脱下衣服,垫在他身下。他妻子赶来了,立刻给他做人工呼吸。

  在医院抢救的时候,所有人都期盼,曾战胜过死神的他会再次坚强地醒来。当医生宣布抢救无效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话,沉寂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当白布轻轻遮住彭世彰的脸庞时,一直搀扶着师母的学生刘锦涛忍不住失声痛哭。这就是反复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兑现承诺的彭老师吗?这就是坚持认为教书育人没什么诀窍,一半靠说,一半靠做,光说不做,说得再好,也不顶用的彭老师吗?这就是极其严厉,几乎实验室每个学生都被他说哭过的彭老师吗?如今,他安卧在病榻上,用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刘锦涛是彭世彰生前指导的最后一批硕士研究生之一。“这几天,一走进实验室大楼,好像彭老师还在前面带路。路过他办公室时,我总不自觉地敲门,敲了好一会儿,主人还不开门,我就是不愿意接受他已经去世的事实。”刘锦涛哭了,泪珠落在他手中的开题报告书上。报告书封面上清晰地写着:研究方向,灌溉排水理论与节水灌排新技术;指导教师,彭世彰教授。

  严苛、严厉、严肃,是彭世彰对待学生、对待学术的准则。在他眼里,做学问是极其冷峻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通融。想要报考他的研究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必须保证每年有100天的时间待在田里。在入学时,他会要求每一位学生都签署学术承诺书,入学后,必须每天到实验室签到三次。学生的论文,初稿都需要修改7次以上,如果想要发表,则必须经他审阅和同意。有位学生在高级别期刊上投稿被录用,但彭世彰发现了论文中的部分疑点后,立即要求学生无条件撤稿;他主编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从不上“人情稿”,在定稿前,他都要严审每一篇论文。

  而在学生们眼里,这位硬朗、严格的彭老师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气场和魅力。“在校园里,只要远远地看到彭老师,我就立刻绷紧神经,夹紧书本。”学生和玉璞说。“只要一接到彭老师电话,我就马上钻出被窝,开始学习。”学生高晓丽说。“彭老师连削铅笔都要管,他说,一个人做事是否严谨,从一个小小的铅笔头就能看出。”同事郝树荣说。

  在彭世彰的葬礼上,侄女悄声告诉妈妈:“要比着舅舅找男朋友。”妈妈摸着她的头说:“你舅舅身上所体现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本色。”

  是啊,这样的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脊梁。他活在大家心里,成为不灭的师魂。

以知识报国

  在收拾遗物的时候,妻子告诉记者:“其实,对于死亡,世彰并不在乎,重要的不是死,而是如何生。他欣慰,这一辈子选择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即使在人生的最后年月,他依然没有愧对自己的心。”

  彭世彰疼爱妻子。每天回家,无论多晚,他都会把第二天做早饭的食材洗净、切好。逢年过节,总不忘买束鲜花送给妻子。他是慈祥的父亲,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就要嫁人了,他专门买来相册,把女儿的照片珍藏起来,想她了,就翻翻看看。儿子还在上中学,晚上回家,他便轻轻推开房门,看看熟睡中的儿子,偶尔也会把他叫醒&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