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理论学习>> 党建专栏>> 正文

梁妍慧:近年来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时间:2012-09-24 来源:人民网 作者:llk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和制定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其中最突出而鲜明的便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从而着力解答了“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一重大问题,成为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

  ■“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源于党所面临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使得“革命党”与执政党在自身建设上出现了一系列显著的区别。我个人认为,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党的任务发生了变化。由夺取政权,提高运用和掌握武装斗争的能力与本领,转向巩固政权,掌握领导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能力与本领上来。二是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由突出政党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转向突出政党的社会“整合工具”功能上来。三是党的领导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要更加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四是党的自身建设发生了变化。现在要更加积极地发展党内民主。上述“革命党”与执政党建设的若干区别,其根本点就在于政党手中掌握了国家权力,由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导致执政党建设的重心转向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上来。所以,执政能力建设便成为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创新。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在努力把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建立在充分尊重和自觉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项能力涵盖了从领导干部个人到全党,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具体的概括。

  ■“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005年到2006年,胡锦涛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固然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更不容易。我们必须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加突出、更加紧迫地摆在全党面前。” 那么,如何理解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首先,这是解决党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内存在着一些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薄,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不高,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基层党组织还比较薄弱,有的软弱涣散甚至瘫痪;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案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对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其次,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下台教训的深刻之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丧失执政地位。这些政党,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也有资产阶级政党;既有发达国家的政党,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政党;既有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政党,也有在执政中取得过不俗成就的政党。这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有其内部外部、经济政治等各种复杂的原因,但归根结底都与失去民心、丧失能力、没有解决好自身问题密切相关。

  有鉴于此,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固然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