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理论学习>> 社会专栏>> 正文

彭刚:日本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时间:2011-03-14 来源:人民网 作者:sizheng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当然值得庆幸。但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更客观、全面、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认知日本,以邻为师,以邻为鉴,通过日本这面镜子,窥知对方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位,已成为半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媒体热议的话题。国内学术界和媒体对这一结果的反响基本是冷静和低调的,甚至有些“矫情”,总是喋喋不休地在那里告诫国人:“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中国虽然总量GDP跃升为第二位,但人均GDP仍排在世界一百多位开外”,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GDP总量全球第二不值得惊喜”。让人觉得这不像一个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的成熟大国,倒像是一个涉世不深、不谙人情的小姑娘。当有人恭维她长得真漂亮时,她总是满面羞涩地在那里重复着:不,一点都不漂亮!

  至于13亿国民这一基本国情,用不着“智者仁人”们去反复说教,大家也早已是心知肚明。第一,如果没有这13亿人的同心协力,我们何以能够登上这第二位的“殿堂”;第二,即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GDP总量超越美国而跃升为世界第一位,我们的人均GDP排位也好不到哪去。因此我个人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排位跃升至第二位,而在于这次中国超越的是日本。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谈到中国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关系时,再没有像中日关系这样复杂,这样微妙,这样令人矛盾和困惑的了,真可以说得上是剪不断理更乱。在地理上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文化上中日两国水乳交融,在情感上中日两国爱憎难辨,在外表上中日两国伯仲难分。随着明治维新后日本在世界上的崛起,中国把日本作为消贫除弱、富民强国的楷模。日本经济的复兴和崛起,尤其是迅速窜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情感上,作为中国国民,普遍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

  百余年来,日本就像是一面镜子,国人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看待和认识自身的。透过日本的强盛感受到中国的孱弱,通过日本的先进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民族危亡,国恨家仇,激励了国人的警醒和自新,促进了民族的解放和复兴。然而我们也必须要承认,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通过日本这面镜子透视出来的映像往往是扭曲的,一个不变的基调就是“小日本”与“大中华”。就像一些美国人一谈起中国仍然是男人蓄发、女人缠足一样,在媒体的宣传和灌输下,一谈到日本,依然是60余年前日本鬼子的形象。我们一方面宣传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另一方面大量粗糙的“抗战戏”充斥荧屏,通过杜撰出大量离奇的情节,扭曲的形象,深化着中日两个民族的隔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老二,这对于抚慰国人心底的历史创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当代风采无疑提供了一个最佳的缘由。

  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当然值得庆幸。但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更客观、全面、不带任何偏见地去认知日本,以邻为师,以邻为鉴,通过日本这面镜子,窥知对方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例如不仅要考虑总量GDP,更要关注GDP的质量。日本经济从1968年跃居世界第二以后,保持了43年的世界亚军纪录,到今天黯然降级,这里面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探索,取长补短,确保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增长。

  中日经济排名换位,对双方而言虽各有利弊,但总的来讲都是利大于弊,彰显出亚洲经济的成长性与活力。其实中日两国谁二谁三并不重要,两国如果能够携起手来,竞争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才是最重要的。中日两国在经历了这么多恩恩怨怨、风风雨雨之后,如果能够正视历史,捐弃前嫌,站在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历史高度上开创中日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尤其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上能够有所作为,这就不仅是中日经济发展的福音,亚洲经济发展的福音,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福音。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