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笔者注意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文化强国建设”。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他在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后,强调“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对此,不少媒体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文化自觉体现了一个民族对文化的本质及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功能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及其对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012年8月11日《广州日报》);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强调对社会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扬弃、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守和创新、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和借鉴”(2012年8月3日《新华日报》)。具体而言,对中华文化传承充满自信,一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在对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中,笔者认为就具体工作层面而言,有两组关键词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一组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另一组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前一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总动员,后一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总要求。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事实上,经济建设作为兴国之要,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大多是我们当下文化建设应当正视的问题。并且,经济建设为解决问题抉择的“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也正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中应当关注的必要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出“文化强国建设”是要“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向全会所作的“说明”指出:“《决定》没有提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而是强调全党全国要共同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基础。”对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考,李长春同志指出:“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与底蕴和资源“相匹配”,与总体布局“相适应”,与现代化目标“相承接”,说明没有“具体时间表”的文化强国建设是有着“明确路线图”的。除了列为本节标题的“总体目标”,在《决定》中还明确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包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且富有效率、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等。
实际上,《决定》之所以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题,一方面是深刻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是敏锐感受到“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有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抓紧解决。要解决“不完全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决定》指出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也就是说,我国当前文化发展存在的“不完全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是因为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出现了新要求、新趋势、新期待,我们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工作主题是“科学发展”,工作动力是“改革创新”。
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文化的改革创新驱动,而文化的改革创新或者说是“文化创新”,首先是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在2008年第22期《求是》的署名文章中,李长春同志谈及了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包括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目的、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8个方面。作为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中的“文化发展动力”,李长春同志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想想我们文化建设今年上半年的两件大事,一件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全面推动,一件是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两件大事都是在切实解决“文化发展动力”的问题。
在上述文章中,李长春同志还特别强调:“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李长春同志在文章中提到5个方面:一是“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以企业为纽带推动文化在与市场、科技和产业的结合中不断创新”;二是“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的相互融合”;三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四是“要实施重大文化工程,调动各方面力量,整合优势资源,集聚各领域最新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以项目为平台带动文化创新”;五是“要鼓励探索与市场接轨的商业模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的生产机制,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满足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引导和开发群众的潜在文化需求”。
笔者在这里之所以较为完整地引述李长春同志的重要论述,是因为这段早在5年前就特别强调的“文化创新”理念,并没有被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界所深刻领会,而我们今天又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它的实践意义并开始享受它的实践成果。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繁荣发展”和“改革创新”,笔者以为是基于李长春同志在另一篇署名文章中论述的“五个迫切需要”,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加快文化自身发展、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适应我国深化各领域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顺应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趋势、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新形势、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2010年第12期《求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我们怎会有深入的“改革创新”和强盛的“繁荣发展”?
“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也好,“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好,说明我们对文化“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评价参照是当今世界“文化列强”的文化软实力,说明我们迫切需要的是能实现“转型发展”的“改革创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工作主线。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7·23”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落实”。面对这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驱动”而且需要“转型发展”。文化的“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强调文化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当作出的贡献,还需要在促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进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在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进程中,被视为“动力”或者说是“引擎”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