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理论学习>> 社会专栏>> 正文

别模糊了教育改革焦点

时间:2009-12-02 来源:人民网 作者:szw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发现个性化人才,不等于发现偏才怪才。考试改革面向的是大多数人,真正的偏才怪才只是很小很小的群体。与其去刻意为之要发现偏怪之才,还不如面向大多数学生,尊重其个性发展,鼓励其扬长避短。

  ●对于西方最优秀的大学而言,培养大师已经不是它们的日常目标。它们内在追求的真正目标,在于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这对那些时常把“培养大师”作为口号挂在嘴边的国内高校,是有借鉴意义的。

  ●主持人: 支玲琳

  ●嘉 宾: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支玲琳:从本周一开始,初审合格的“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名单,将在北大招生网公示5天。意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选拔尝试,却从一开始就招来了质疑:家长对于“黑幕”的担忧,学生之于“掐尖”的困惑。高校改革选拔制度的努力,似乎陷入了一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舆论尴尬。您怎么看?

  杨东平:事实上,重点学校的校长老师可以向高校推荐保送学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以前是以匿名推荐的方式存在而已。如今经过一个公开的程序,由匿名变成实名,以校长的个人信誉作为担保,总归是一种进步。不过我觉得,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引起这么大的关注,这毕竟只是一所学校和几十个学生的事情。

  但我对今年以来各高校在选拔制度上进行的不同尝试,还是持赞成态度。在校长实名推荐制的热议中,我们忽略了今年更大的改革动作———高校联考。像清华、上海交大等五所高校试行的五校联考,考生可以同时申请5所学校中的两所,如果两所高校的要求都没有达到,考生还可以根据大学的规定,用该测试成绩向第三所学校提出申请。尽管这些措施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它预示了高校的自主改革正在“悄悄萌动”。对学生而言,选择也开始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北大的推荐制其实是由上而下地赋予了高中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探索多样化的考试和录取方式。尽管这个受益面很小,但还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教育改革而言,我认为地方、基层的创造性实践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永远只在那里说,必须行动起来。一开始做得不完善、不周全,那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启动。

  支玲琳:为求“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不仅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近日纷纷动作,表示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要向“偏才怪才”作政策倾斜,川大甚至还设立了偏才怪才专项培养基金。而舆论也说,如果推荐选拔出来都是“好好学生”,那就没有意义。似乎现在我们把选拔改革的突破口,聚焦在了偏才怪才的发现机制上。这是否有舍本逐末、矫枉过正之嫌呢?

  杨东平:就是因为过去我们对偏才怪才太不重视了,所以现在才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成为一个问题。但我认为,发现个别偏才怪才不应该成为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考试改革面向的是大多数人,真正的偏才怪才只是很小很小的群体。与其去刻意为之要发现偏怪之才,还不如面向大多数学生,尊重其个性发展,鼓励其扬长避短。无论是高校还是舆论,如果过分地将精力集中在偏才怪才的发掘上,都是对考试改革的误读。

  发现个性化人才,不等于发现偏才怪才。我举个例子,芬兰的高中会考,大概有6门,要求你达到一个合格的程度。但在高考的时候,你只要选你认为学得最好的两门功课参加考试,因为你选择的这两门课已经体现了你的能力倾向和兴趣倾向。这就叫个性选择,这就叫扬长。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这种面向大多数人的制度设计,而不是大多数人还是用着很陈旧的制度,然后挑选两个典型,用寥寥几个偏才怪才去点缀一下考试制度改革。无补于大局的小小花絮、炒来炒去的噱头,没有价值。

  支玲琳: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在美国,什么样的学生才能上哈佛?》中写道,哈佛不会降分以求,不会要求偏才怪才,它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一句话:寻找未来的领导人才。这一问,我们同样要对国内的名校发问。

  杨东平:这句话说得很对。西方最优秀的大学选拔人的时候,首先看重的不是学科成绩,因为能够进入选拔的人,学习成绩都是无可挑剔的。剩下它要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未来社会领袖的潜质、能力。在社会工作、社会关怀、社会参与、领导能力方面,西方大学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因为这些大学对自己的使命定位,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狭隘的专家,而是把他们一个个培养成未来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于这些最优秀的大学而言,培养大师已经不是它们的日常目标。它们内在追求的真正目标,在于培养未来社会的领袖。这对那些时常把“培养大师”作为口号挂在嘴边的国内高校,是有借鉴意义的。

  现在为了公正,大家还是倾向于推荐考试成绩最好的人。这个我认为,并无不妥。关键是在成绩优异者中,要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社会关怀、领导能力的卓越之才,不是纯粹的书生型人物。但在目前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里,这恰恰是欠缺的。而在国外,这恰恰是很重要的评价。一个人如果只是成绩优异,没有领导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那你根本就没希望进入名校。所以今天,所谓选拔标准的模糊之争,背后潜藏的是评价体系的缺憾之失。

  支玲琳:有些学校为何推荐不出人才,这背后可能不仅仅是标准不清的问题。

  杨东平: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的教育情况。因为经过我们现在中小学这么严酷的一个应试教育环境,到了高三,还能保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的学生确实已经罕有。最好的学生,不过就是学业优秀,门门优秀。这是在选拔之外,更深层的值得深思的话题。

  至于所谓的标准,我认为非得列出个横竖杠杠,可能也不尽准确。现在我们只是对文艺、体育人才比较有把握,因为这个标准是大家公认的,也容易检测。但要是说一个人有什么特别的化学、物理天才,这个相对比较难鉴定。而且,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准确。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人才,更不是那么简单。比如当年的胡适,学的是农学;鲁迅,学的是医学。试想如果参加选拔,他们会是优秀生源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选择,才能走上最适合他的自我实现的道路。所以人才培养,绝对不能把它简单化,不能认为一个举措,就能得到一个一劳永逸的结果;不能认为一项改革,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