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理论学习>> 社会专栏>> 正文

于海:城市呼唤人文空间

时间:2009-08-16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人文空间的内涵

  作为一个具有人文“尺度”的空间,不仅要有适宜的物理尺度,还得有平等的社会尺度、实用的功能尺度、意义充满的象征尺度和可持续的自然尺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中文直译是“更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换言之,环境的品质决定生活的品质。好的城市,一定是一个人文盎然的城市,一个充满人文空间的城市。

  那么,到底什么才称得上“人文空间”呢?我想,所谓人文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上的涵义,它一定有物理的向度。它是一个与“景观”有关的问题。比如最近20年,中国城市都在加快景观建设。但是,景观又不只是风景,也是意识形态,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再则,作为一个具有人文“尺度”的空间,不仅要有适宜的物理尺度,还得有平等的社会尺度、实用的功能尺度、意义充满的象征尺度和可持续的自然尺度。

  此外,人文空间还涉入“地方”概念。比如我这次来绍兴演讲,走马观花也能对这个地方产生印象,但不容易马上就有地方感。地方感往往来自于我们跟一个地方发生的一种非常深度和主观性的关系,比如,我们在那里生活,就会对那个日日遭遇的地方产生认同感。而在这种认同感里,更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地理学家雷尔夫就曾指出,地方感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确实的、可信的、深层的”地方,与此对立的,当然就是一个无地方感、不确实的地方。

  有了以上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来讨论何为人文空间的问题。首先人文空间是可及的,规划和建筑中特别强调可及性,是一个空间尺度概念;它是一个需要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社会不平等的空间,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有社会平等诉求的空间;它还应该是一个满足人们需要的空间,有助于人格发展和人性成长、富有意义的,而不只是给人观赏的。总之,人文空间应该是与人为善的、易居的、可及的、资源节约的和生态可持续的。

  事实上,城市空间从来不是现成即人文的、对所有人友好的。它属于一个空间生产的概念。那么,空间会自我生产吗?当然不。如果我们想要创造出、成就出一个适合人类的宜居空间,不仅需要我们实在的努力,还需要人文空间理念的普及。

雅各布斯的洞见

  四十多年过去了,美国人雅各布斯关于人文空间的阐释对我们仍有启发。比如“城市的多样性”、“认同一个地方是因为使用一个地方”、“赶走了人,也就赶走了人的社会关系”等。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美国人雅各布斯。她并不算是一个科班出身的规划专家,但她写的书却在美国专业的规划和建筑领域掀起一场革命。她在四十多年前写就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充满了生动的观察和深刻的洞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受惠于其对我们想象力和感受性的启发。

  比如,她提出了“城市的多样性”。的确,城市应当有多样性,因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来自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背景。多样性会带来多样性,更会激发多样性。雅各布斯告诉我们,多样性源自四项条件:一是区域内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二是大多数的街区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转弯;三是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式各样,但又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四是人流的密度必须足够高,不管这些人是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的,这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人流也要达到相当的密度。对照上面这些论断,我们不难明白为何如今许多中国的城市没有了多样性。

  “认同一个地方是因为使用一个地方。”这又是一个很多搞规划和建筑的人容易遗忘的朴素真理。通常,他们只想把建筑变成一种展示、炫耀,给人一种震撼的效果。但他们却忽视了,城市,作为一种与人们朝夕相伴的日常的空间,需要的恰恰是一种亲切的效果。没有人会认同一个抽象的、叫做“地区”的地方。我们之所以会认同一个地方,往往是因为我们通过使用这个地方或者在这个地方四处走动,对这个地方产生了亲切感、信赖感。因为周围很多不同、有趣、方便且有用的东西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所以,认同一个地方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使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展示。人文空间并非一个跟我们无关的纯净空间,而恰恰是一个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日常使用关系最密切、最亲近的一个空间,是一个充满了意义的人文世界。

  再如,“赶走了人,也就赶走了人的社会关系。”雅各布斯的这句话一点也不深奥,但讲得非常好。就以世界城市发展中常见的大拆大建为例,事实上,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拆除了那些破败的房屋,而且还将人迁移到了他处,连带着,还可能挥刀砍向社区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使之永不可再恢复。而这被砍掉的东西,正是社会学最关心的东西———小区背后那些看不到却是最重要的、把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发生交往的社会网络。如今对于居住空间的品质考虑,主要还是物质性的,如面积、成套率等,并且把私人性放在首位,并不怎么考虑有多少公共空间可以让人们方便接触,然后重新建立社会联系。如此一来,新的居住形态往往就会缺少社会性和人文性。要知道,无论是社区、社区感,还是社会关系网络,这些具有人文意义的无形建构不仅能给居民带来社会支持,还将赋予他们更多生活意义感和价值感。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