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理论学习>> 哲学专栏>> 正文

周文彰:“从实际出发”为什么这么难?

时间:2010-03-29 来源:人民网 作者:szw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从客观实际出发,是我们办事情、想问题的基本要求和根本原则。或许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真诚地从实际出发,但作出的决策却事与愿违。或许我们也见过这样的情景:两个人从同一实际出发,但制定的方案却截然相悖。带着从实际出发的善良愿望,为什么却不是总能收到“从实际出发”的理想效果呢?这是因为,从实际出发不是简单地“转一圈”、“泡两天”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蕴含复杂机制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个相互衔接的不同阶段,从而,作为出发点的“实际”也有两个层面的规定。

一、从实际出发首先要认识“实际”,从实际出发的过程,以人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为初始阶段

  在党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曾长期存在着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经验主义的思想路线,教条主义从书本和原则出发,经验主义从臆想和经验出发。它们表现形态各异,但都以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为特征。要成功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就不能不破除这两条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因此,“实际”的第一个层面的规定,也是具有根本意义的规定,就是指“客观真实情况”,就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对此,我们不妨称为“客观实际”。

  可是,人们每每以为,从实际出发,就是直接依照客观实际本身制定计划、方案。推究起来,其实不然。从客观实际不能直接导出计划方案。计划方案来源于主体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主体先要解决客观实际“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规划实践“如何做”的问题。不言而喻,从实际出发的完整过程,首先以主体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为其初始阶段。

二、人认识和把握“实际”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主体决定的,因此,都具有主体化效应

  主体深入客观实际、着手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时,必然经过或面临三个环节或问题,即:接触什么样的实际(确立认识对象);怎样把握实际(选择认识方法);把握到了什么样的实际(获得认识结果)。深入实际前,主体有着自身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有着自身独特的心理倾向,如一定的信念、意志、动机、兴趣、需求、情绪等。同时,由于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氛围中的主体,因此必然还会受到社会制度、民族心理、传统习惯、社会风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主体的“认识图式”。

  客观实际通常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征。它们不可能都成为主体接触认识的对象。只有合乎主体认识图式框架的那些方面才会被选择为对象。不在框架范围内的方面,主体很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动于衷。其中,主体认识图式的任一组成因素(如文化素养、兴趣、动机等) 都可以突出起来调整图式的整体功能而决定对对象的选择。例如,一同考察某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旅游业专家注意的可能是引人入胜的湖光山色,工业专家关注的可能是可资发展乡镇企业的丰富矿藏,渔业专家则更专注于适宜水产养殖的辽阔水面。可见,作为对象(出发点)的“实际”,既不是客观实际的全部,而是它的片面;也不是原来的客观实际,而是主体认识图式组织、建构了的实际。“从实际出发”伊始,主体就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制作”客观实际,使之打上主体因素( 知识水平、兴趣、动机等)的印记而获得“主体化的”形态。
 对象(出发点)确定之后,如何把握这个“实际”呢?研究表明,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图式,就有什么样的主体认识方法,图式决定方法的选择,图式本身也具有方法论的功能。一个意在否定某项措施的人可能不惜采取夸大问题和困难的办法;好大喜功的领导一般避用召开“刺头”群众的座谈会的方法。主体能否尽量全面、恰当地确定对象( 出发点),能否采取比较合理、相对正确的方法认识和把握对象,取决于主体认识图式中各因素的构成是否处于最佳平衡状态(比如理智因素抑制了情感成分,道德因素克服了自私的欲念等),从而,图式才能发挥出积极的整体功能。“平衡”当然不是指各因素的比例必须“半斤八两”,而是指它们相互协调到足以充分发挥图式积极功能的程度。例如当情感成分增强(或减弱)更利于认识时,情感成分的增强(或减弱)也是平衡。

  主体接触“实际”的最后结果,是获得了对“实际”的认识和把握。但主体认识和把握的实际,绝不等同于客观实际,而是后者在脑中的“反映”,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这种“反映”不是原封不动的位移或机械的复制,而是主体通过图式的 “改造制作功夫”,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阶段,而达到的对客观实际的理解,渗透着主体自身因素。因此,主体认识图式不同, 在同一客观实际中看到的实际亦不同,此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譬如,同去某个工地,普通参观者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企业家看到的却是混乱不堪的施工管理。好大喜功的领导者满眼都是振奋人心的“大好形势”,而吹毛求疵的“九斤老太”睁眼就是问题和困境。这种认识现象,酷似鲁迅指出的眼光不同的人读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到了《易》,道学家看到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然而,尽管主体看到的实际渗透主体因素,但主体自身却信以为是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而照此办事。

三、客观实际的“主体化”并不意味着客观实际必然都要被“主观化”,即被主体主观随意性地歪曲或“幻化”

  随着脑中的“主体化的实际”的形成,主体旋即开始了构成“从实际出发”的总过程的第二阶段,即从主体所认识和把握的实际出发,制定实践活动的目标及实践过程的计划方案。由此,主体活动从认识阶段转入了实践阶段,由解释世界进行到了改造世界。

  我们所说的“实际”的第二个层面的规定,就是指“主体化的实际”。与“从实际出发”的两阶段相对应,“主体化的实际”先后采取了两种形态。首先是实物形态:主体按照自己的图式选择和确定客观实际的某些方面作为认识的对象。其次是观念形态:主体按照自身的图式理解和把握客观实际,形成思想或理论的认识,以提供实践阶段的出发点。所以说,从实际出发,无论从哪个阶段看,其实都是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

  客观实际的“主体化”并不意味着客观实际必然都要被“主观化”。客观实际“主体化”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对象化”的过程,即主体通过实践——认识活动把自身本质力量外化给客观实际的过程。主体本质力量增强到多大程度,客观实际也就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主体的对象,并在多大程度上被认识和改造,换言之,就在多大程度上被“主体化”。因此,主体认识图式愈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体现主体本质力量,主体就愈是能最切近地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从而达到科学的“真”。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只能靠主体本质力量、主体能动性的增强和发挥来实现。然而,主体的本质力量在一定时期总是有限的,主体认识图式的实践——认识功能总是不完善的,因此“主体化的实际”难免有偏离甚至完全偏离客观实际的可能性。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实实在在的矛盾:一方面,现代化建设要求严格地从客观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我们注定要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这个矛盾也许是我们面临的最深刻、最持久的矛盾之一。矛盾双方之间的距离可以逐步缩短,但永远不可能根本消除。难怪人总难免犯错误!至此,本文开头提出的带着从实际出发的善良愿望,为什么并不总能收到从实际出发的理想效果的问题,总算有了部分答案。说是“部分”,是因为除主体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客观实际本身发展程度的限制,实践——认识工具完善程度的限制等客观原因。
四、“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之间的距离,主要靠提高主体素质来缩短;从实际出发的关键在于提高主体的素质

  对“从实际出发”的认识论分析说明了什么?说明主体自身的建设何其重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和“从主体化的实际出发”之间的距离主要靠提高主体素质来缩短。

  首先,态度要真诚。从实际出发不是供人空喊的口号,装点门面的涂料,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认识过程。如果到实际中转一圈、开点座谈会,只是故作姿态,做做样子,拍起板来仍然从书本和原则出发,或者从臆想和经验出发,那是典型的“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以这种态度是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的。

  第二,作风要深入。从实际出发,光有真诚的态度和愿望不行,实际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要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要深入事物内部去“求”、去“研究”。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结伴旅游式地走马看花,就难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把握到的实际,其实不是实际;以这种实际为出发点制定计划方案,不出乱子才怪哩!

  第三,观念要正确。观念不正确,即使真诚地深入实际,也很难真切地把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