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党能不能果敢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直接决定其前途命运和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只有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化解重大矛盾,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共产党宣言》更是响亮透彻地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直接表达出了共产党人的人民群众观。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无不清晰地告诉人们,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取得革命胜利是无产阶级的制胜法宝。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守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事业成功。正是如此,自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目标追求。正是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才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功夺取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群众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了新生政权。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坚守人民立场,在实践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鲜明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向世界宣示了共产党人坚守的人民立场。
人民性贯穿于治国理政实践的各领域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历史观,毫不动摇地坚守人民立场,将人民性贯穿治国理政各领域。
将人民性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成为我们的新目标,而且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位置。但是,全面小康不仅在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在于成果是否由人民共享。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绝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些都是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守人民性的生动呈现。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项矛盾问题错综复杂。面对严峻形势,只有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才能形成推动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凝聚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动力。这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也是其重要力量源泉。
坚持法治为了人民护卫人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历史和实践一再告诫人们,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平安福祉,离不开法治守卫。在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中国,治国理政必须坚持法治。这不仅是制度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浸润着治国理政的聪明才智。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将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和力量源泉,将维护广大人民合法权益作为其重要目标指向。实践表明,以法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能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管党治党的不竭动能。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正是秉承这一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到“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再到“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充分说明我们党始终注重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管党治党的强大能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根本要求,彰显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成为一种理论命题,而且要成为实践导向,在实践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持同人民血肉联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界线。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关键时刻,唯有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攻坚克难、化危为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历史经验表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要从政治高度认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从情感上密切联系群众,用情团结群众,用心体恤群众,用力服务群众,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惑所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表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09月01日新华日报第11版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09/01/node_11.html#content_81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