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根据目前所知,HBV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四种:
1:母婴传播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尤其HBsAg与HBeAg(乙型肝炎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传染性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1)宫内传播。主要通过胎盘传染。(2)宫腔内感染。指分娩过程中新生儿吸入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和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同时亦可能通过新生儿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3)产后感染。新生儿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也可能被传染。
2: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
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血液中,经血液传播是一条重要途径。如:输血、血液透析或使用血制品、消毒不严的针头或针灸针;共用刮胡刀、牙刷、以及纹身、补牙、修脚、穿耳洞等都是传染乙肝病毒的途径。
3:性接触传播
在乙肝病人的月经血、阴道分泌物、精液中均可检出HBsAg和HBVDNA,乙肝已被列入性传播疾病。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精液具有传染性。HBsAg阳性患者的精液注入黑猩猩阴道内后,黑猩猩发生乙肝感染的实验提示配偶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性交时必须使用避孕套。
4:父婴传播
调查显示,父婴传播也可以引起婴儿乙肝。研究表明,乙肝患者的精子中带有乙肝病毒,HBV-DNA可存在于精子头部的细胞浆中,通过受精,就可以在子代细胞中继续复制,发生子代细胞感染,引起乙肝的父婴传播。父婴传播的发生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当父亲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者,其所生婴儿的感染几率可达80%以上;当父亲e抗体阳性时,其后代的感染几率为20%左右。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几率比母婴传播还要大,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