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夫易连云
培养模式作为研究生培养理念、目标、过程、结构、方式的综合体现,在研究生成人和成才过程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价值。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各培养主体在共同信念下形成的关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理念范例、运行机制、实践规范和操作方式。受德国师徒式和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的影响,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有机结合,建立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的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然而随着学科融合和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突破各培养主体间的体制壁垒,超越学科专业的边界,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时代诉求
研究生培养模式伴随着研究生教育历史发展进程逐步形成与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发轫于中世纪、成熟于德国的师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学术薪火传承的载体,在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价值都不可小视。德国师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师生间的衣钵继承关系,导师个人负责研究生各方面的培养工作,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人格关系”[1]。当研究生教育传入美国之后,为了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美国大学在早期学院制的基础上,反思德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将务实的精神注入研究生培养理念和具体实践中,经过霍普金斯大学的倡导与发展,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开始了由师徒制向专业式的转变,师生一对一培养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处于同一学科的所有研究生在相关院系导师团队的教育和指导下,集体进行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有效地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培养的效率。同时,专业式的培养模式既注重于特定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又对接社会需求,从此研究生教育就出现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的分野,实现了研究生规模化和专业化培养的转型。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既具有德国师徒制特征,又受到美国专业式影响,主要特色在于导师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以极具个性和量身定做的培养方案,在与研究生密切而频繁的接触中展现自己的智慧成就、独特风格、个人魅力,深入地了解研究生的诉求、个性特点和学术能力,用自己的学术思想启发研究生独立思考,以“手工生产”的方式教会研究生为人、为学的基本准则,引导研究生追求学术研究的真正旨趣。研究生在导师营造的人文环境中,追慕导师的足迹,感受导师的风采,聆听导师的教诲,分享导师的智慧,在与导师的密切交往中饱饮学术甘露琼浆,独立思考、潜心钻研,进行知识创造、能力提升、人格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这种师生间的频繁交流有助于研究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科学研究中所应掌握的批判的精神、态度,其独特魅力在于导师是研究生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决定性人物,更重要的是导师“相信他,分享他年轻的梦,并认可他的梦,从而促进年轻人的成长”[2]。
与世界发达国家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培养过程雷同、学科协同缺位、行业责任偏弱、质量保障缺失的问题。从高校内部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学科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学科的自然封闭性在人为作用下更加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广泛摄取知识的鸿沟,即使在同一学科专业之间,师生都缺乏有效的专业合作与交流,很难实现资源共享,更谈不上为研究生提供多层次、多学科、多平台的协同创新培养。从高校外部来看,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科研与社会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自为阵,未能有效整合社会办学资源和科研条件,与企业行业间的合作培养远远不够,这种培养方式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同时,我国的研究生导师们由于受到自身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限制,习惯于将自己的学术视野局限于本学科、本专业范围内,缺乏开展跨学科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更不善于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生自身的学术背景与特长在培养过程中经常被高校和导师忽视,研究生往往被限制在导师固有的学科专业,他们自身原本的自主性、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培养。因此,要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模式转换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时代诉求。
二、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时代意蕴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活动远非某个单一主体所能承担的,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融知识传授、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为一体,任何一个培养主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研究生创新培养的全部资源,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多个培养主体的共同努力。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多主体、多要素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诉求。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培养主体打破创新体制壁垒,突破专业、学科边界,促进研究生培养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充分释放各项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不同培养主体深度合作的理念、范例与方法。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各培养主体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与专业界限,在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资源整合,进行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关于这种模式的转化,库恩对此打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3]。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并不是对高校原有培养资源、平台、实践活动的简单组合和重新包装,而是从内涵与外延上改变对研究生教育的常规认识,使不同的研究生培养主体能站在更高的平台进行专业合作,让研究生教育呈现开放多元的特征。
1.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旨在改革一对一师徒规训的局限,建立多元化的导师协同培养体系
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中,每位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但导师对研究生不是单独负责而是有分工的合作指导。为避免指导方式的程序化、单一化,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要求建立跨学科、跨地域的导师互选机制,让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形成协同创新团队,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导师的交流与合作,使研究生能分享不同大学、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度的导师的思想和智慧。导师与研究生能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和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了解彼此的学术兴趣及观点,认同彼此的学术价值观,以民主平等的身份激荡思想、分享智慧,感受从事学术研究的快乐。
2.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旨在突破学科壁垒,构建培养主体内部不同学科专业间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力图突破培养主体内部的体制、机制壁垒,减少培养资源的浪费,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人才培养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4],以学科间资源整合为导向,组建各种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实验中心与教学中心,构建相互支撑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教学、科研平台,展现不同学科的话语体系及研究模式,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供多元智力支持。
3.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旨在开门办学,整合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的创新力量和资源,实现政、产、学、研、用及国际不同培养主体间的协同创新
时代要求大学与科研院所不能仅仅将苏格拉底式的文化批判作为自己的职责,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学者们也不可能全然超越民族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而清谈学术。肩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虽然是研究生的培养主体和基本力量,但研究生的培养主体绝不仅仅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要求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尊重研究生教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诉求,面向行业、企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不同形式和多个环节的开放教育,加强理论研究与鲜活实践之间的沟通与衔接,通过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5]。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路径选择
1.加强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研究生教育有多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行业、企业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受益者,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参与者,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责任主体之一。然而,由于研究生不同培养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责任、资源优势、利益诉求、组织文化的不同,培养主体间关于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组织性、适应性、凝聚力、吸引力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成立融合各方力量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尤为重要。①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成立以主要领导为主任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研究生协同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线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赋予办公室相应的行政职能,统筹各二级院系或部门的协同创新事务,督促各培养主体按照路线图推进协同创新培养工作。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实施人员聘用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行业之间人才的双向流动。③各研究生教育相关者要打破部门利益格局,减少管理层次,明确自身的权责,加强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的沟通协调,形成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
2.优化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过程
培养过程是实现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它是由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导师指导等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复杂过程。①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类型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鼓励不同层次的培养单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术型研究生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通过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合理定位,对接行业需求,保障行业专家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的话语权。②高校及科研院所要根据“综合、新兴、交叉”的原则,打破边界学科,关注企业、行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构建高度融合的学科群,科学地选取其他学术组织开设的相关领域专业课程,利用兄弟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优秀教学科研资源,打造跨专业、跨院系、跨高校、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课程教学体系。③高校与科研院所要通过战略联盟、企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站、联合基地、科技研发共同体等形式建立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基地,探索相同和相近专业乃至专业大类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实现不同培养主体间的教师互访、学生互换、课程互通、学分互认,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④高校与科研院所要组建跨学科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各培养单位要改革导师遴选与评价办法,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的制度,支持高校聘任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倡导“自愿联合”和“招贤”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一生多师”分工合作的协同创新指导机制。
3.搭建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平台
为有效实现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目标,高校与科研院所需要与各培养主体深度融合,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平台。①高校与科研院所需构建各培养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学术研究及转化平台。高校及科研院所凭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加强研究生各培养主体高水平的学术交流,集成优势资源,以科研专项为切入点,构建各培养主体间的学术研究与转化平台。②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构建研究生专业能力实训平台。由于不同的研究生培养主体拥有不同的教学环境、培养资源和特色优势,不同培养主体要加强研究生学科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寓教于研,构建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实训平台,满足创新人才多重知识获取与复合能力提升的需求;③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构建各研究生培养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与科研院所要走出学科藩篱,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加强与其他培养主体的联系,建立基于文化融合和情感交流的沟通平台,形成良好的联络机制,保持信息对称,消除彼此间的障碍和隔膜,与其他培养主体实现理念相通、需求互补、各有所获。
4.探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机制
要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变,必须构建培养主体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稳定有序的协同创新机制。①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战略协同机制。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培养模式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将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上进行沟通和统筹,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先导性、前瞻性,提高决策的战略思维水平,实现各培养主体创新战略的耦合,不断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空间。②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探索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信任与激励机制。信任和激励是协同创新行为产生的基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构建一套理念相容、愿景相同、彼此信任的激励机制,推动研究生培养主体间的信息沟通,减少合作中的误解和顾虑,为协同创新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③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探索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各培养主体要遵循成人达己、公平客观的原则,确认各自的利益范围与责任边界,科学合理地分担风险、共享利益。④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探索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生培养中应打破不同培养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将各种资源优势统筹部署、重新融合,优化配置现存资源,合理规划新增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网络。
5.强化协同创新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
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培养工作质量监督、评价体系是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高效运行及产出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各培养主体积极性、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基础。①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发布质量报告和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改革质量评价办法,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建设,强化质量管理,建立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②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建立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信息分析和预警系统。高校与科研院所要加强对研究生协同创新的培养政策、培养条件、培养资源、培养过程、培养绩效等相关信息的分析与评价,建立科学严谨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控和预警系统。③高校与科研院所要科学评价协同创新绩效。协同创新评价过程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主体的差异性,大胆承认价值创造的多元途径,同等对待师生服务社会的成果与理论研究成果,尤其要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主体进行协同创新的实施情况、各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促使目标达成的努力程度、对协同创新的贡献以及各培养主体的合作满意度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④要改革研究生学位授予评价标准,建立内外结合的评价体系。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加强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位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建立内部监督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将社会行业组织和用人单位的评价纳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确立政府、社会组织、培养单位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盛兵.德国师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之探讨[EB/OL]. http://www. dss. gov. cn /Article_Print. asp? ArticleID =83180.
[2]罗伯特·卡尼格尔江.师从天才: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M].江载芬,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235.
[3]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4]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3(5).
[5]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北京日报,2011-04-25(1).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