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化,创新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高校更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并实践基于兴趣和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基于兴趣选拔人才
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其中兴趣爱好要素至关重要。兴趣是进行学习、探究的根本动力源泉,它不仅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批判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提升,还有助于坚定毅力和责任感等素养的养成。基于兴趣的学习将提高成功的几率,基于兴趣的探究有助于创新的产出。为此,北京师范大学在人才选拔中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取向。
第一,在报考环节中考虑学生的兴趣。在自主招生中,学校不搞校长推荐,不对学生所在的地域和学校分等级,而是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即接受所有学校和考生本人的自荐,给考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公平选择的机会,从而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尤其是面向免费师范生的“师表计划”更是吸引了众多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考生。
第二,在招生类型设置中关注学生兴趣。在自主招生中,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需要,同时考虑到90后考生日渐明晰的兴趣取向与兴趣差异,特别设立了“攀登计划”、“星光计划”和“师表计划”。“攀登计划”择优选拔对哲学或天文学等专业有浓厚兴趣的考生,而“师表计划”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考生,“星光计划”则面向学科特长生。
我们坚持的多元考核包括文化课、多项能力和专家面试,既关注考生已有能力,也关注未来发展潜质;既涉及智力因素,也涉及非智力因素。我们利用我们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开发了“多项能力测试”,侧重对考生逻辑能力、论证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有效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三,在录取政策中尊重学生意愿。学校在统招录取中以最大限度满足进档考生专业志愿为原则安排考生的专业录取,在入门时就尽量使考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规划相契合,保护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从近两年录取新生情况看,60%以上的考生录取入第一志愿专业,95%以上的考生录取入志愿专业,入校后提出转专业的学生仅为5%左右。
最后,在培养中还重视学生兴趣的拓展与变化。大学生尚处在成熟过程中,随着视野的拓展,阅历的增加,一些人的兴趣会产生变化,学校考虑到这些变化,制定了专业二次选择、辅修—双学位等政策,为学生开辟了进一步实现专业兴趣的途径。院系通常以兴趣和能力考查为核心,确定转专业学生。近年,每年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的学生达1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