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M团队在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质调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巧妙地利用共振结构的动态自适应性,实现了对光电性质的动态选择性调控,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上。这是黄维院士、陈润锋教授课题组继连续在化学、材料与纳米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13年)、《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2014、2015和2016年)以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2015和2016年)和《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2015年)发表出色工作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标志着IAM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的智能化是有机电子学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设计合成基于共振结构的动态自调节光电材料可利用共振结构的动态自适应性,通过调整自身不同的电子状态,动态地、选择性地调控光电性质,获得性能优异的动态自调节有机光电材料。基于该类动态自适应性的共振分子作为主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表现出优异的器件性能,其中蓝光器件外量子效率高达21.7%。这一研究成果突破了目前有机光电材料和器件的静态性质研究的局限,成功地实现了有机光电性质的动态调控,推动有机电子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智能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