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
人物简介
黄维196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重要人才项目特聘教授,重要人才项目国家特聘专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79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间曾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1992年1月起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并兼任党委副书记,后任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等,2012年任新利18彩票 校长。自新加坡归国后,先后创立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获得美国、新加坡和中国等国20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新利18彩票 秉持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魄力,围绕“双一流”建设积极谋篇布局,取得了入选全国首批“2011大学”等骄人成绩,主要办学指标步入全国主流高校行列,相关强势学科甚至比肩世界一流大学,缔造了令人瞩目的“南工现象”和“南工模式”,既为南工的“双一流”建设积蓄了厚实基础,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经验典范。近日,新利18彩票 校长黄维院士接受本栏目专访,畅谈南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实践。
主持人近来,关于“985工程”、“211工程”的争论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国家多年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后,作出了“双一流”建设的改革决策,这对于大学意味着什么?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个改革?
黄维在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薄弱、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施“985”“211”工程建设,通过选择性的财政投入和非均衡的发展战略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对于构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秩序和重构高等教育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人才保障,其历史功绩和建设成效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任何改革都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和现实的问题挑战。一方面,“985”“211”大学在诸多方面都享受显著政策优惠,由此带来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另一方面,对于有着“身份保护”的大学,在行政主导色彩浓厚、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下,有可能形成“规模不经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不长草”,最终强者未必更强、弱者却转强乏力。
实际上,与具备资源天赋的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犹如“戴着镣铐跳舞”,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处境。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不仅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能赋予大学更加公平的竞争起点,打破当前的“身份固化”“差序格局”,激发主观能动性,促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主持人作为中科院院士、大学校长,您有过诸多海外求学研究访问经历,您关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自信预言,也都得到了印证,对于“双一流”中的“世界一流大学”,您是怎么看的?
黄维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简单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在主流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或按照是否属于由世界一流大学组成的名校联盟,譬如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洲八大联盟、环太平洋联盟等来归属,指标体系千差万别、权重各异,也往往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都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和缺憾。
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应被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和非学术因素绑架。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重点不在于其规模和体量,也不在于大而全的学科,而应鼓励张扬个性、特色发展,提倡大学的自由竞争、差异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究其根本应在于它能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是是否培养出了一流人才。二是是否产生了能够代表国际前沿研究水平、影响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成果。三是是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总书记近期提出“文化自信”,并强调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近年来反复表达的乐观精神、自信观念有幸与之不谋而合。我认为一流大学应当凸显民族特色,传承人类文明,在促进全球交流融合,推进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进步中有所作为。
主持人南工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大学之一,也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多项改革试点的大学。您就任校长四年来,学校的改革动作频频,发展成效显著,被业内誉为“南工现象”“南工模式”。面对“双一流”建设新形势新目标,您能否谈谈贵校有哪些新理念新实践?
黄维继入选首批14个国家“2011计划”大学后,南工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综合排名、代表科技创新实力的自然指数排名、代表学科建设实力的ESI全球排名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说,在评价科技创新的多个角度,南工的实力比一些传统意义上的“985”大学毫不逊色,甚至可能更有特色。
我们有这样的自信和担当,不仅源于硬实力的体现,更源于南工的血液里奔涌着奋斗不息的文脉。我们确立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围绕“人才引育、协同创新、文化引领、全球拓展”四大体系,不断深化“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文化”三个维度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探索和聚焦“双一流”建设。
在引育一流人才方面,南工率先拓宽“一心、一地、见人、见智”的“人才+”特色发展之路。“一心”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整合内部新利18官方下载 ,面向全球打造世界顶尖学者、一流大师领衔的科学家工作室。“一地”为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暨人才发展孵化基地。“见人”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见智”为建设智库,为国家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贡献南工智慧。
在锤炼一流成果方面,南工是全国省属高校中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平台的大学。近年来在国家科技三大奖方面领先于绝大多数 “211”大学,在《自然》系列顶级期刊上不断有所斩获,在国内率先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协同创新体系,还与滁州合作构筑占地12000亩的“科教新城”,与谢菲尔德大学共建联合学院,在南非、西班牙成立孔子学院,与自然出版合作推出全球首个柔性电子顶级期刊《npj-柔性电子》等。
在建设一流文化方面,将“大文化”理念渗入办学的各个环节。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倡议,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更要强调 “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并将文化建设付诸于南工实践。我们深挖百年文化积淀,众筹“南工好故事”,推进“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和“行政职能部门调整”等改革,营造“宽松、宽容、宽心、宽裕”的工作氛围,构建“淡定、自信、优雅、从容”的创新文化,置大学以风骨、还教授以尊严、给学者以从容、赋学生以自在。
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和一流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混合物,而是相互耦合、紧密交联的化合物。它们各有侧重,生生不息,构成了南工建设“双一流”的有机整体。
主持人在贵校“双一流”建设向纵深推进之际,您对江苏“双一流”建设有什么建议?
黄维大学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驱动、人才素质提升的“支撑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从全球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世界上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活跃程度往往高度重叠,而且和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南工的发展印证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紧密关联互动的关系。
江苏身处全国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在长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框架内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同时也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带来源源不竭的创新驱动力。同时,这一方土地钟灵毓秀,学养深厚,具备发展世界一流大学的良好基础和天然禀赋。抢抓机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身为高教大省应有的“角色担当”。
江苏在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征程上,亟需地方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协同发力。建议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要集成优势资源,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二是大力拓展人才强省战略,深化人才引进机制体制改革,将江苏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案,优化竞争机制,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提升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供给侧改革能力,带动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升水平。
(本栏目主持人 张艾情)
【主持人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没有标准答案,在采访中,我们感知到南工的世界一流建设,并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跟风,而是立足中国特色、南工风格,既胸怀国家战略需求大局,又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大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工面对“双一流”建设所呈现出的自信和担当,所展示出的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眼界和魄力,何尝又不是与“南工现象”和“南工模式”一样,需要我们大力提倡的“南工精神”和“南工文化”?
来源:《新华日报》2016年7月6日第12版
链接:http://xh.xhby.net/mp2/html/2016-07/06/content_14366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