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智慧”成就师生梦想 |
——对话中科院院士、新利18彩票 校长黄维 |
校长简介
黄 维 196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常委。1979年9月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求学期间,曾任第二十届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1992年1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任教并兼任党委副书记,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4月起参与创建新加坡材料研究院,2001年7月转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任教,2001年9月受聘复旦大学,2002年2月创建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2006年6月交流至南京邮电大学任副校长,2010年2月创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2年7月担任新利18彩票 校长。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子学研究,是我国有机光电子学科的奠基人与开拓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同行引用1.6万余次(h-index为67),在ISI公布的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中,位于材料、化学和工程学科世界1%。顶尖科学家之列。
核心观点:南工智慧——做好“志同道合”大文章
主持人 自您就任南工校长两年多来,在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引育创新、全球合作推进等诸多方面积极谋篇布局,动作频频,取得了入选全国首批“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等骄人成绩,缔造了令人瞩目的“南工现象”、“南工模式”。您能否谈谈“南工现象”、“南工模式”背后的秘诀?
黄 维 要说秘诀,我想南工3万余名师生员工会异口同声地说出“实干”二字。作为省属高校,南工在科研平台、重大项目、学术成果等方面屡屡跻身“国家队”行列,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尤其是获得首批“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认证,更令高等教育界的同行和社会各界刮目相看,包括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南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7项等,也显殷实家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南工这一路可谓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历代南工人继袭宏志、胼手胝足、齐心协力,终铸辉煌,有了媒体朋友们誉为“南工现象”、“南工模式”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更加艰巨和光荣。如何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引领南工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南工人面前既紧迫而又现实的命题,这也正需要我们运用“南工智慧”去破解。什么是“南工智慧”?我曾用“志同道合”4个字做过诠释。第一个字“志”,就是开阔视野、解放思想、革新观念、明确目标。“志当存高远”。为了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应对高校新型格局、实现南工发展愿景,我们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办学目标,成为打造南工发展升级版的总纲领。第二个字“同”,就是全力以赴推进“国家级—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的构建,实现要素优化整合,释放协同放大效应。第三个字“道”,是全面梳理并系统勾画发展路径与改革举措。第四个字“合”,则是以全球推进战略为重点,全面开启国际深度交流合作。
核心观点:融入全球语境——合作共赢、引领发展
主持人 您刚才谈到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大学的目标,这不由让我想起您曾提出的“融入全球语境”。您主持启动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合作,并设立海外办事处,是否正是“南工智慧”的重要体现?
黄 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所强调的,“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我们运用“南工智慧”谋求发展,也必须积极融入全球语境。“科学无国界,教育应互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全球性协作体系日渐形成,大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已不再简单地局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配置已箭在弦上。南工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
南工正在深化改革,推进“八大工程”,其中,“全球战略推进工程”是一切工作的发展动力和重要抓手。全球化战略之于南工改革发展的意义,不啻于对外开放之于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正不断加深与海内外顶尖高校的交流互动,努力勾画着全方位互联互通的蓝图。2013年起,英文校名变更为Nanjing Tech University;在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设立了海外办事处,延伸了引才引智的工作触角;聘请了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校长Jean-Lou Chameau、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副校长Donal D. C. Bradley、新加坡国立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Tan Eng Chye教授、美国四院院士Chad Mirkin等一批世界著名教育家、学术大师加盟南工;并与泰国正大集团合办浦江学院、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合办孔子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共建科研合作平台。上周,我们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联合成立了“有机半导体联合研究中心”。
核心观点:打好“人才强校”组合拳——将人才从学术“GDP”中解放出来
主持人 都说“海归引才的关键是引心”,这些年,吸引优秀的海外人才回国一直以来是国家关注的焦点。2013年,南工投入5000万专项资金设立“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为什么会如此大手笔、如此重视人才?
黄 维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人才引育”是关乎南工全局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换言之,“南工智慧”之核心竞争力在于人。要打造南工发展“升级版”,根本出路在于新利18官方下载 的充沛和强大,在于各类人才竞相迸发、百舸争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贡献才智。
我本人就是国家“引才”举措的受益者。回国创新创业至今,真切受益于“人才红利”的丰厚回馈。十多年间,我们团队已吸引了一百余名海外科技精英,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声望的“黄维军团”。“智力回流”造就了我国有机光电子学科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南工于去年底召开人才工作推进大会,出台了一系列基础性人才政策,开启了“人才强校”的全新格局。将人才从学术“GDP”中解放出来,让创新思维自由开花,这是我们的主导观念。我们启动了“高端人才引育工程”,引入了“大师+团队”模式。投入5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了“海外人才缓冲基地”,旨在创建更多的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吸引顶尖人才的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原始性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落地、尽早生根,由此带来的“雁阵效应”已经有力地推动了南工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快速攀升。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柔性、流动、富有活力的人才机制,加大针对人才的软投入,积极引导人才融入学校的发展大局,让大家明晰南工面向全球学术竞争格局的战略定位,与南工同呼吸、共命运。我之所以在“人才引育”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想用“南工智慧”点燃教师的教学科研激情,成就师生共同的梦想。
核心观点:坚守学术创新——不忘报国初衷
主持人 您在学生时代就曾经担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之后又在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复旦大学等研学执教,并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多有类似经历的人都选择了从政,而您却坚守在学术界。能否谈谈,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情怀和信念?
黄 维 如您所说,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过从政、经商、治学等诸多发展选择,也曾担任过一些管理服务方面的角色,我曾戏称为“不务正业”。实际上这些工作经历弥足珍贵,对我此后的发展轨迹影响重大,也造就了我勇于挑战、乐于创新、甘于奉献的性格。
回首过去,北大的14年造就了我的品性,新加坡的14年逐渐明晰了我的梦想。2001年前后,我坚定地在事业发展快速上升期选择了回国服务,立志将学术创新进行到底,将服务祖国、报效祖国坚持到底。一方面希望学以致用、学以致知,把那些先进的科技前沿、创新思路带回国内,为发展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做出贡献,参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多做一些贡献;另一方面希望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和做法引入国内,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建言献策、尽己所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多年来,我辗转于上海和江苏,在打造团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取得了点滴收获,更亲身体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到了国家大力提倡智力转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强调高端人才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好局面。我想,作为海归人员,我们生逢其时,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惟有脚踏实地、励精图治,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以我们的“南工智慧”,和全校师生一道,致力于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筑就“中国梦”的南工篇章。(主持人 张艾情)
援引地址:http://xh.xhby.net/newxh/html/2014-11/26/content_1158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