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金属作用下异腈参与的含氮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报告人:纪顺俊教授(苏州大学)
报告时间: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下午14:00
报告地点:浦江楼302会议室
报告摘要:
异腈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Passerini反应和1959年的Ugi反应,它们为有机合成中的多组分反应奠定了基础。除了在国外留学的祝介平外,国内在2005年之前几乎没用关于异腈的研究和报道。为此我们课题组从2006年就着手这个方面的研究,从无金属催化到有金属催化,从自由基反应到多组分反应,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国内关于异腈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研究的主要课题组之一。相关研究工作作为热点论文多次被Chem. Commun., Org. Lett., Green Chem.等作为封面论文进行了报道。
报告人简介:
纪顺俊教授,2000年获日本立教大学院理学博士学位(有机合成专业),并于同年10月回苏州大学工作。2001-2007年曾任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11月至今任苏州市人事局长、党组书记、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党组书记。
研究方向为多组分反应、含氮(S、Se)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功能分子的合成。
2001年以来,在包括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Chem. Sci.; Org. Lett.; Chem. Commun.; Adv. Syn. Catal.; Green Chem.; Chem.-Eur. J.; Dyes Pigments; J. Org. Chem.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高质量论文300余篇,被他人引用超过7800余次,H因子为50。所指导的论文中,1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3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另获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0项,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位),201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