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工NAVIGATION

[新华日报]强化原始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后备军”

时间:2021-03-08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摄影: 编辑:戴婧 上传:

现场主持人:王梦然

熊思东

乔旭

演播室主持人:宗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创新工作时指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新利18彩票 校长乔旭做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两会云访谈”栏目,共同探讨强化原始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后备军”。

主持人: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结合学校的实践,对此您有怎样的感受和建议?

熊思东: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苏州大学这几年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我们重视人才,引好人、用好人、培育好人。

重视人才要求我们有颗“爱才之心”,要把人才的作用放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把人才作为我们当下和未来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引好才,不仅要面向当下,还要更多地看到事业发展的未来,跨行业、跨地区引才。引进人才工作应放眼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配置新利18官方下载 。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引到既能够解决当下问题,又能引领未来发展的有用之才。

人才引进后,我们还要以一系列、一整套的举措来确保用好人才。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要尊重人才,按照我们事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规律、学科的规律来尊重人才;其次,搭好舞台,以更宽、更高的舞台,助力人才发挥作用。

此外,培育好人才,也是高校的使命担当。以苏大为例,我们正启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精心建设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等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培育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

乔旭: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使用人才的单位,就高校事业发展来说,人才同样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政策,涉及职称评定、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等,形成了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把人才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良好氛围。我觉得,要改变对各类人才“一把尺量到底”的现状,施行“分类评价”,让各类人才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以新利18彩票 为例,职称评定分好几种类型,包括教学型、科研型以及教学加科研型,甚至还设立了社会服务型。每一类人才,都可以按照自身特点、优势,往某一个方向发展。当前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在有些方面还值得探讨,比如人才无序流动该如何规范等。我认为,对人才重视没有问题,人才流动也是好事,但对高校来说,取巧的“挖墙脚”行为并不可取。高校应该处理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关系,不要一味地靠短平快“挖人”提升高端人才的增量,本校“苗子”的挖掘和培养才是主流。

主持人:立足时代需要,高校如何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氛围?

熊思东:面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国际科技的新动态,培养交叉性人才,是当下大学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苏州大学是一所综合型大学,为交叉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学科基础。其实,所谓交叉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在各个学科之间找到“生长点”,并用它来解决问题、引领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设定了一些新型的交叉性学科,从学校的探索来看,交叉性人才有几个基本特点:首先,他有更广阔的知识面;其次,他能集各学科之长;此外,他有强大的创新精神。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创造性地使用知识,更要紧的是,“创造”新的知识。

乔旭:人才是第一资源,无论是对高校、社会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如此。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交叉学科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确实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首先要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有相应的培养体系,围绕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力求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其次,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确保学生走出高校后,迅速投身创新实践工作,创造社会价值。在这方面,南工大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合作,借助他们的科研资源,与我校产学研用特色相结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多面手”;此外,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创办产业学院,面向市场和生产实际需求,让学生在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中学习成长,探索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主持人: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去年全国两会就提到“揭榜挂帅”,但五年规划中写入“揭榜挂帅”尚属首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重视。应如何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为高校科研人员“松绑”,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呢?

熊思东:科研,具有内在的规律,因此对科研项目的管理也要尊重基本规律,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都应在“放管服”上下功夫,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

精准做好“放管服”工作,必须充分把科学研究的自主权、科技路线的选择权,以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的自主权交给科研人员,这样科研项目才能真正发挥支撑作用。

精准为科研人员“松绑”,关键还是要尊重科学规律,尊重特定领域的一些特殊性。我们要更大程度地把权力放开,营造一个自由探索、更为宽松的科学研究环境。只有这样,我们在科研项目的管理、科研氛围的营造,以及科技队伍的建设方面才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乔旭:要把“揭榜制”做好,首先要把“榜”立起来,究竟有哪些“卡脖子”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攻关、去解决,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其次,就是由谁去“揭榜”,敢于“揭榜”的,应有相应的研究基础,还要有创新的能力和冲劲。

此外,我认为,解决技术难题不仅要有“揭榜人”个体,更要有相应的团队联合攻关。事实证明,科研创新不能一味“单打独斗”,还要靠“团队作战”。今年,我们在学校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开展“揭榜制”尝试,旨在激励“揭榜人”及其团队,把教授团队的创新成果与绩效挂钩,将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发表高水平论文、获国内外专利授权等,都纳入绩效考核、给予奖励,还将在评定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021年3月7日《新华日报》第7版:http://xh.xhby.net/pc/con/202103/07/content_895457.html

媒体南工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