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工NAVIGATION
[新华日报]办创业型大学,南工大释放“双创”动能
“新利18彩票 有着独特的创新创业基因,是一所能够团结年轻人一起干大事的高校,诚邀各位加盟!”7月6日,在南工大举办的“探智&绿色”国际青年学者云论坛上,校长乔旭向来自海内外名校及科研机构的近百名青年才俊抛出“橄榄枝”。此前不久,该校启动实施“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和“博士后百人计划”,面向全球延揽人才。
力聚“第一资源”的背后,是这所老牌工科高校奋力创建创业型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破解更多“卡脖子”问题的担当作为。
办创业型大学,让服务能力更接“地气”
“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2018年底,南工大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学校发展目标。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解释说,创业型大学是一种“积极把知识运用到实践”、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的华威大学等都被归为这一类型。“我校把建设创业型大学作为发展新定位,既是对国家‘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号召的响应,又是对南工大长期着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特色的彰显。”
办创业型大学,南工大很有“底气”。该校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多年来,学校力倡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装置上、产品中。
向海内外才俊抛出硬核“橄榄枝”
人才是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要素,南工大在人才竞争中如何胜出?
“智取+硬招。”南工大副校长凌祥透露。以学校常态化举办的“探智”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为例,一方面汇聚海内外青年才俊进行学科前沿“头脑风暴”,另一方面借机招揽人才。揽才硬招包括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等。以引进的第一层次B类人才为例,提供的待遇包括80万-120万元年薪、200万-300万元住房补贴或校内大于150平方米的一套人才公寓,以及300万-6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等。而第一层次A类人才,则可以“定制”待遇条件。对于面向全球招聘的博士后,学校给出年薪31万元起+业绩奖的丰厚待遇。
在7月6日的“探智&绿色”国际青年学者云论坛上,20多位国内外才俊被学校揽才的诚意和“硬核”人才服务打动,现场表达了加盟意向。而先期加盟的才俊们则以不俗的“成绩单”,回报南工大对引进人才的厚爱。从英国学成归来的郭凯博士,现任该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个国家级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瑞士日内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王琳,2017年5月入职南工大。3年来,她主持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科研经费到款逾千万元。今年上半年,她在《自然·通讯》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
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校本”人才
在“硬核”引才的同时,南工大着力培育“校本”人才,增强“造血功能”。
“南工大是江苏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类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高校,青年人才在这里可以获得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生产一线需求的机会,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培育。”乔旭自豪地介绍,学校还与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研发中心100多家。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资本”。
南工大探索形成了“大师+团队”“教学+科研”和“基础+应用”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南工大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应汉杰教授,是在欧阳平凯院士团队成长起来的人才,先后主持开发了治疗心肌缺血、糖尿病等多个疾病的新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在徐南平院士带领下,仲兆祥教授致力于大气污染物治理的膜材料与装备研发,产品推广应用到50多个工程,累计减排废气超过1200亿标方,新增效益21亿元。
“外引内育”领军人才释放耀眼能量
5月底揭晓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共有15名专家学者获奖,南工大就有两名;6月10日颁奖的首届江苏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0名获奖者中有一位来自南工大。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之一、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邢卫红教授,是南工大培养的“校本”领军人才,先后获得5项国家科技奖。她领衔开发的膜法制浆废水资源化零排放技术,建成全球首套4万吨/日制浆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减排废水量达到1.3亿吨,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首届江苏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黄和教授,是南工大海归人才之一,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他突破生物制备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我国酸味剂生物制造水平;领衔建立我国特殊微生物资源库,从源头上解决了发酵产业“卡脖子”问题。“十二五”以来,由该校专家教授主持获得的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项目成果有11项,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了百余家高科技企业。
芮鸿岩表示,随着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推进,学校将更加重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卡脖子”问题释放更多更大能量。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本报通讯员 张 健 杨 芳
《新华日报》2020年7月25日头版 http://xh.xhby.net/mp3/pc/c/202007/25/c80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