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课题组> 正文
谭轶巍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19-09-05

课题组成员:

谭轶巍 (YIWEI TAN)男,吉林省吉林市人,新利18彩票 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物理化学性能的研究。199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02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与功能化研究;2003.2–2006.2于美国Purdue 大学化学系从事电化学合成纳米结构薄膜材料的研究。2006.5–2008.7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项目为导电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2008.9-至今在新利18彩票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纳米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合成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对于表述纳米级超微结构的独特性质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研究是建立在化学、物理、工程、生物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基础上交叉学科研究,着眼点是纳米科技领域中的两个基本方面:(I) 设计新的合成路线获得各种功能性纳米材料并实现从介观到宏观的纳米材料组装。(II) 探索并开发利用新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研究内容:
1.溶液相合成一维纳米材料
发展可控、可预测、可放大的方法生长广泛的单晶纳米线并对生长机理进行深入探讨。
Fig.1.以导电高分子单体为还原剂合成的单晶 (a) Cu 2O 和(b)自组装的 Se纳米线。
2.导电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导电高分子具有独特的共轭电子结构,显示出良好的光电性能。对于以化学建相结合的导电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性能上,可以表现出两者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合成这类材料控制结构、组成、形貌为开发新的光电性能提供可能。
3.电化学诱导界面模板自组装合成纳米结构薄膜材料
纳米结构薄膜材料具有大的表面积,高的化学反应性,电荷存储性等。在光伏电池,传感器,催化,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在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方面,电化学技术具有成本低(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单,原理独特,方法多样灵活等优势。利用表面活性剂等“软模板”法进行电化学沉积可获得广泛的纳米结构薄膜材料。
Fig.2.工作电极表面SDS与无机离子(例如:Zn 2+)的层状自组装界面层导致经电化学氧化/还原后形成层状介观结构的无机氧化物薄膜。
近期发表文章:
1.Y. W. Tan, Z. B. Zhuang, Q. Peng, and Y. D. Li, Chem. Mater. 2008, 20, 5029–5034.
2.Y. W. Tan, X. Y. Xue, Q. Peng, H. Zhao, T. H. Wang, and Y. D. Li, Nano Lett. 2007, 7, 3723–3728.
3.Y. W. Tan, F. Bai, D. S. Wang, Q. Peng, X. Wang, and Y. D. Li, Chem. Mater. 2007, 19, 5773–5778
4.Y. W. Tan, E. M. P. Steinmiller, and K.-S. Choi, Langmuir 2005, 21, 9618–9624.
5.Y. W. Tan, S. Srinivasan, and K.-S. Choi, J. Am. Chem. Soc. 2005, 127, 3596–3604.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25–8317226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