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试管就可能蕴育出一个新产业
《大丰日报》记者 马苏南
走进海洋产业研究院的近海生物研究所实验室,26℃的恒温设计让人一下远离了大伏天的暑气,一个个排放整齐的玻璃瓶里长满绿色植物,更是平添几分凉意。记者随手拿起一个玻璃瓶,绿色的微藻在瓶内缓缓流动。目前,港区的盐土农业科技园正在与中科院生物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共同进行能源微藻转化为生物柴油的课题研究。一旦这个项目成功并推向市场,生长着大面积微藻的盐碱地将有可能变成“大油田”。从2010年成立至今两年时间,记者曾数次到海洋产业研究院采访。在显微镜下观察过海洋生物的千姿百态,在实验室中见识过基因枪导入实验的神奇。在记者这个外行眼中,这里就是一个蓝色“聚宝盆”。而海洋产业研究院党工委书记朱晓扣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这里是一个科技摇篮,把海洋资源孵化成为产业优势。”他们的工作核心就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大海里蕴藏的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支小小的试管里可能就蕴育着一个大产业。
这里“高手云集”。目前,海洋产业研究院集聚了20家研究机构和研发团队。近海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现代设计研究所、中国煤科院煤碳检测中心……每个研究机构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都有强大的研究团队。这其中不乏国内顶尖的研究团队和专家。担任名誉院长的欧阳平凯院士、引领大米草研究开发的陈集双教授、进行半夏耐盐性培育的张本厚博士……这些科研领军人才的到来,使得海洋产业研究院显得“星光熠熠”。而这里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大的凝聚力,朱晓扣认为这与开放的格局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密不可分。“这是研究院,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政府搭台,科研院所与企业、社会在这里可以实现良性互动。”
记者感言:海洋产业研究院的发展是我市大力推进平台建设的一个成功案例。如何让“政产学研合作”这道加法题,做出乘法效应?记者认为海洋产业研究院的运作模式能给我们三点启示。一要呼“新”气。作为一个科研平台,应该把眼光放高,所研究的项目要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要有新意、有创意。二要吸“人”气。要想尽一切办法,创新一切手段引人才、育人才,让科研平台成为一个人才高地。三要接“地”气。这里的“地”气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研究的项目要连接市场,有市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是要坚持错位发展,有本地特色。这三点海洋产业研究院都做到了。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打造出了独特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
朱晓扣告诉记者,两年来,海洋产业研究院不断创新机制,面向海内外遴选创新创业人才和优秀团队,构筑人才高地;积极与民营高科技企业共建研究机构,从创新源头上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优先在大丰转化、高层次人才在大丰创新创业、建功立业。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已经成为大丰产业发展的智库、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这里“诞生奇迹”。两年前,我们只知道大米草是沿海地区的有害物种,不但侵占沿海物种的生存空间,而且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如今,大米草成了原料,变成环保型装饰墙板、集装箱托架等各种工业包装品。海洋产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变“害”为宝。两年前,我们只知道微藻是广泛分布于盐碱水、淡水、海水、沼泽、温泉等水域的微小生物。大丰沿海滩涂有的是微藻,却没什么用处。现在,从微藻中提炼柴油的研究已经完成小试,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很大。海洋产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变“废”为宝。两年来,海洋产业研究院给我们带来了无数惊喜。海洋产业研究院虽然偏处黄海一隅,但却始终站在国际海洋发展前沿,研究内容涉及海洋资源利用、海洋化工新技术、海洋装备制造及其延伸技术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既抢占了制高点,又做出了大丰特色。如今,大米草生产线已经创造出了效益,还有很多研究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海洋产业研究院里喷涌出来的智慧火花为我们敲开了蓝色经济的大门,一个个新兴的海洋生物产业正蓬勃兴起。
媒体链接http://www.dfrb.cn/html/2012-07/25/content_2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