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作客第102期明德大讲堂

5月28日晚,清华大学哲学系邹广文教授应邀作客我校第102期明德大讲堂,题为“科技时代的人文关怀”的报告会在浦江报告厅举行。校团委文体宣传部部长吴杰主持报告会。

邹广文,1986年7月至1999年8月在山东大学哲学系工作。1999年9月调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工作,2000年3月任博士生导师,2000年10月起任哲学系副主任。兼任北京市哲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文化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企业文化学。

讲座伊始,邹教授就对南工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对于大学,他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大学,就是成为君子之学,是成为“人”的学问。他引用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深入浅出地作出解释,他表示,现在大学和传统大学内在精神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现在很多大学却背离其本来意义,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以社会需求为主。他强调,大学是先进思想的集散地,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由大学来引领社会的时尚。对于教育工作者,他认为应该要有一种学术自信,那就是培养什么,社会就需要什么。

谈及孔子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赋予了它全新的解释,即“有自知之明的人称之为贵人”。接下来,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过渡到大学生专业的选择这个话题,他以清华大学毕业生调查为证指出,专业其实并不重要,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可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他指出,现在是互相学习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向三类人学习,即年长者、同龄人和年轻人。向年长者学习,认知和传承一种传统和价值体系;向同龄人学习,增强知识的重叠和印证,让我们确定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强化知识自信心;向年轻人学习,了解未来中国的前景。

邹教授以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为例,说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并指出技术的进步本应该是为完善人性,让生活更美好,让百姓活得更优雅。邹教授指出要为技术套上笼头,而不能让它变成脱缰的野马,朝着反人性反人类的方向发展。技术本质上是满足人们生理的需要,而人文则是满足人们精神关怀的学问,技术和人文对应于人不同的需求层次。

讲座最后,邹教授强调要重建精神家园,就要重建我们的公共生活,培养阳光心态,赞美他人、学会感恩,努力成为完整的人。邹教授深情呼吁“不要成为有知识而没文化的人”。

友情链接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