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6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6月份启动以来,经过方向设计、选题遴选、组织申报、专家评审,共组建了理论普及宣讲团、国情社情观察团、教育关爱服务团、美丽中国实践团、科技信息服务团等各类校级重点团队40支、院级团队130支。全校20000余名学生将在暑期深入农村、城镇、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建功十三五,共筑中国梦。
科技服务显实力 博导博士助实践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7月12日,我校与宿豫区人民政府校地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暨博士生暑期科技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宿迁市高新区管委会举行。宿迁市宿豫区相关部门、实践企业及我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校团委的相关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军教授,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马正飞教授,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李俊副教授共同参加活动。
宿豫区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江小军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宿豫区的历史概况和高新区近年来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于南工师生即将在宿豫开展的博士科技服务工作表示诚挚欢迎。随后,宿豫区副区长、科技镇长团团长仲崇东就全区科技工作做了详细介绍,他希望校地各自发挥优势,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我校团委副书记费军介绍了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就博士生科技服务工作做了说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陈婷婷同学、江苏景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作为博士生科技服务团成员和实践单位代表发言。
启动仪式上,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振海和宿豫区委常委、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江小军共同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启动仪式后,9位博士生科技服务团成员在导师的带领下分别入驻6家企业,开展为期两周的科技服务工作。今年学校根据共建地企业的实际需求,面向相关学院有针对性的招募了20余名博士生科技服务团成员,并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队,赴宿迁、连云港等地的9个企业开展服务,参与企业课题,帮助解决部分技术问题。
社会观察添活力 南工青年察民生
今年校团委在社会实践项目中新增了“社会科学类调查”专项,要求学生围绕当前社会热点或者结合导师研究课题,利用暑期深入基层,到企事业单位或乡村城镇开展调查。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老师的支持下,学校列出了近50个参考选题,鼓励广大同学重点围绕三农、民生、经济、产业等某一方面的具体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社会群体等,自主申报调查项目,鼓励青年学生深入接触、思考中国社会的发展,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学会思考、挖掘、归纳相关社会现象及本质规律。
社会科学类社会调研活动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校团委共收到了135份项目申报书,经过评审给予其中18项资助,项目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老城居民的居住空间和生活状况”、“青年人社会态度的表达方式与网络利用状况”等内容。其中,《民族语言的文化遗失,中国内陆方言的现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现状调研》等项目分别入选“青年中国行”201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和“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全国30强。
文艺服务塑品牌 脱下“盛装”换工装
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自成立以来,累计赴苏州相城区、常州金坛区、安徽滁州南谯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0余场,深受当地民众喜欢。
由校大学生艺术团和大学生社团70余名同学组成的演出团,原计划于7月上旬赴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丁家庄安居保障房片区进行演出,临行前由于全市防汛工作需要,将活动推迟至8月举行。但演出团的同学们并没有因此放假,不少演职人员在得到省红十字会、建邺区、栖霞区的防汛志愿者招募消息后,积极报名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中去,在省红十字会赈灾物资调配,江心洲受灾居民转移安置、内涝预警等岗位上协助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搜狐网:
http://mt.sohu.com/20160714/n459306383.shtml我校全面开展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