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师德落实于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之中
陈建华
(新利18彩票 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09)
今年是我校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第十二个年头,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人〔2011〕1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2014]10号)要求,体育部正在切实加快建设具有崇高职业理想、高尚职业道德和精湛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本人认为: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应体现在平时体育教育与教学之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这是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颁布以来,党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重要而明确要求,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决定》抓住了学校体育关键,明确了学校体育重点是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目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今天讲教师的师德,就是要紧紧围绕《决定》提出的要求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在行动中。强化体育课,就要切实保证体育课时,按照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高校体育工作标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课实效性。强化课外锻炼,就要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有序开展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必须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目标,一切工作以实现这个目标展开。否则,学校体育就得不到真正强化,还会走偏方向。
目前,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是全面发展的关键短板,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学生课外锻炼的内在动力不足,学校体育外在激励不强,学生体育科学知识欠缺,学校体育办学条件相对落后。许多高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状况离党中央“强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差距既有工作上差距,也有条件保证上差距。 加强过程管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项目”,重新修订体育课“基础锻炼与运动项目”实施方案,组建体育教学改革和运动项目教学团队,大力地推广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游泳、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运动技能。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一、加强体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生体质水平
在新形势下,真正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内容落实的话,打破、完善现有体 育课程设置、考核评价制度势在必行。为此,我校体育部注意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等进行改革,以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经细致调研和实践摸索,新利18彩票 从2013级新生开始实行大学体育 “四年一贯制”教育与教学模式,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限定必修5个学分(五年制学生5.5个学分)的体育课程,大学体育必修课程由原来的第一、二学年完成,改为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体育课保持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不变,四个学期各28学时。教学内容突出强调了30%的素质练习内容部分,同时重视课外体育教育实践,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构建高校体育教育课内外一体化新模式;三、四年级本科学生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即在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俱乐部活动前提下,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安排教学内容,在大学本科期间全面开设体育课堂教学。“四年一贯制”教学模式提出第三、四学年、五年级设置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各占0.5学分,学生在校期间必修5或5.5个学分的体育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一、二年级本科学生体育课保持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不变,让学生真正能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针对三、四年级学生专门开设了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各种俱乐部活动和身体素质锻炼与测试。通过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循序渐进,让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为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做好充分准备。作为本科低年级阶段体育必修课程的延伸,避免了低年级阶段通过必修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取得的体质健康、运动技能等教学效果,到高年级阶段却因没有开设常规体育课,缺乏强制性干预管理而出现下降。从而使学生体质健康得到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切实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状。另一方面,探索以鼓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希望通过增加必修课的强制举措,加强对学生自主锻炼的引导,使学生能有效地、系统地进行身体锻炼,实现大学生体育能力提高、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习惯养成,从而最终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
二、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不能只停留在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上,应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育与教学”模式。新利18彩票 倡导学生长期坚持阳光长跑活动,强化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让阳光长跑活动内化为一种态度和习惯。另外,学校定期开展多项全校性的专项体育比赛,承办重大赛事等均让学生参与,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等能力。学校坚持“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活动”,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体育,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了18新利客户端下载 层次整体提升,形成以学院、社团、俱乐部为主体,以体育竞赛为龙头,以校园体育文化为主线,全校课外体育活动在下院系的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活动模式。
为此,体育部教职工除正常教学工作外,还积极地响应了学校号召,围绕着大学生专项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好大学生业余体育活动,以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主要表现在:
一是联系学院的指导教师积极地指导相关学院成功地举办了学院级师生运动会,帮助学院从中选拔体育上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先进分子。
二是定期开展大学生专项体育竞赛。为更好地组织贯穿全年、有层次、有主题的大学生体育竞赛,科学指导并吸纳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体育部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校群体竞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从学校群体活动长远发展出发,以工作需要为主,兼顾个人志愿,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在体育部的统一领导下,规范了全校学生体育竞赛项目组织负责人竞聘工作,在教师中聘任了专项活动指导教师。上半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全校性大学生专项比赛有:“校学生羽毛球联赛、校学生创意表演比赛、校学生舞龙舞狮精英赛、校学生跆拳道(品势)联赛、校学生武术锦标赛、校学生健美比赛、校学生篮球联赛”等。下半年正在积极筹备的有:“首届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竞赛、校大学生排球联赛、‘华夏银行杯’校第四届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校大学生足球联赛、一二.九长跑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指导教师还先期进行了学生裁判员培训,让学生掌握有关专项比赛的裁判法。
三是体育部教学辅助人员努力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比赛场地服务和保障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让各学院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真正体现了体育部教学辅助人员的“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
三、精心备战省运会高校部比赛,展示学校群众体育可喜成果
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从2013年9月25日至2014年9月16日,顺利完成了“田径、游泳、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垒球、定向越野、龙舟、舞龙舞狮、武术、健美操、围棋、桥牌、跆拳道”等18个项目29个赛事。共有来自全省120余所高校近1000余支代表队的1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了比赛,其中108所高校获得了分数,参赛学校数、参赛人数创历届省运会高校部比赛之最,运动成绩为历届省运会上最好一届,充分展现了广大青少年学生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良好风貌。现虽落下帷幕,但新利18彩票 大学生运动队在27位教练员精心指导下,选派了203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男子篮球、男子排球、男女沙滩排球、男女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慢投垒球、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定向越野、舞龙舞狮、龙舟、围棋和桥牌”等所有共18个大项、99个小项比赛,取得团体总分964.75分,列为全省本科高校第四名,首次捧得“校长杯”,并被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创造了南工大历史上最好成绩,在省教育厅刚刚结束的省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总结会上,我校又荣获了“最佳赛区”和“后勤优质服务”单位称号,我校体育工作再一次获得了江苏省教育厅的认可和表彰,全体南工大师生为之感到欣慰和骄傲。我们认为:这届运动会上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离不开兄弟学院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更是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面组队,扎实训练,辛勤努力所取得的。赛后全体教练员和部分运动员用切身感受和深刻体验,全面总结和回顾了从运动队组建到组织训练,再到全心投入比赛的全过程,无不体现了体育工作者为学校体育倾注了心血,真正做到了“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行动向全省高校同仁展现了我校体育工作者团队协作和良好的精神风尚。
1、全员发动、统一认识。四年一届的江苏省运会高校部比赛,是对全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和课余训练工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和集中展示,省运会上成绩是衡量一所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显性标志。本届江苏省运会高校部比赛,为体现公平、公正,鼓励更多普通生参加比赛,在项目设置上,增加了一些新项目,并分成了高水平组和普通生组,将获“校长杯”高校数量,从过去设为10个,增至为15个,让更多的高校有希望获“校长杯”,这极大地调动了江苏高校参与积极性,因此,竞争激烈程度比第十七届运动会更为激烈。各高校除了少量由高水平运动员组成的队伍外,极大多数由普通生组建的队伍。如:南工大除了三支高水平运动队,其它十七队伍全部在普通生中选拔运动员后开展训练的,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平时多开展专项性群众比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热情,才能更有利于发现运动员苗子,并着力重点培养。
2、重视过程,强化训练。在备战省运会几百个日日夜夜,许多教练员,为了平时训练,放弃了休息日和节假日,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中。大家清楚,在目前的招生体制下,对于招收不到高质量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通工科高校(非211和985高校),只有通过多组建普通生运动队,在全面备战,迎接比赛上狠下功夫。根据近年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表明:普通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还在持续下降,即使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同学,也没有进行过专门训练,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重视训练过程。为此,我校各运动队教练员通过制定详细的训教练计划,做到每周3至5次训练,并深入到运动队中,和运动员同甘共苦,注意关爱运动员学生和生活,想办法为运动员增加必要的营养,以提高体能,教练员真正用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感化参与训练的运动员。有的运动队(龙舟队、跆拳道队、定向越野队)克服了许多困难,如学校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地或器材,平时除了在校内体能训练外,还不时将队伍带出校外,借助外单位场地或器材组织训练。为节省运动队运行费用,许多教练员以主人翁意识和当家人的思维,主动地用私驾车接送运动员训练和兄弟高校友谊比赛。在备战省运会过程中,体育部先后多次召开了教练员工作交流会,研讨教练员工作,介绍和交流带队经验,分析兄弟高校运动队实力情况,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学校体育部领导还进行了战时动员,希望全体教练员和运动员树立必胜的信心。
3、组建团队,齐心合力。任何一项工作开展,离不开团队协作,学校许多运动队就自发地组建起团队,有的教师主动地帮助运动队教练选择和推荐有特长的运动员,有的老教师平时关注年轻教练的训练,主动帮助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训练方案,甚至亲自去训练和赛场出谋划策,只要我校运动队有项目参加省运会,没有上课任务的教师,就自愿地前往比赛现场,即使比赛不在南京,他们还能自觉主动地前往外地为运动员加油和鼓劲,这样的场面感动了在场兄弟高校同仁及省教育厅领导,成为一致夸奖和赞赏的话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与个别高校只有一名教练在紧张地指挥比赛形成了较大反差,让教练员深受鼓舞。本届运动队涉及到兼职担任教练员的教师占到了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在比赛期间,其他教师积极地承担了教练员的日常体育教学任务,因此说那些虽没有教练任务的教师,在幕后为我校运动队备战十八届省运会作了积极的贡献。
四、建设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增强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高低,素质教育成败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素质。一方面学校应该体育工作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青年体育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使命,必须对青年教师加强继续教育,要加大资金投入,认真培养,以建立一支知识广、业务精、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专长。在从事多年体育教学中,总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自觉不断地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积累宽广深厚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创造能力,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活动,如:举办种类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高校体育教师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富有感染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才会得心应手,赢得学生信任。近两年,在全体体育教师努力下,我校连续二年组织教师参加了江苏省高校体育科学报告会,发动教师积极地投稿,均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许多论文获得了一二三等奖。每年发表的论文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明显提高。李加奎副教授主持申报的“大型体育赛事与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获2014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同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体育教学,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计算机广泛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产生强烈冲击,体育教学应和着时代变迁的节拍,借助新手段,融入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新教学模式。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丰富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与表现手段,正改善着人们认知环境。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更有独特的优点。例如:教师可依靠多媒体设备,通过图形或动画演示体育动作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要领等等。近年来还选派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曹婧、车益民、王鸣骏、张文颂等老师分别荣获了一、二、三等奖,得到了评委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张天峰等获2011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管理与评价,对学生进行体质测试与评价分析,深化对体育教学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培养较强的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兴趣。这样,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是强国强教、利国利民大事。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承载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既是长远大计,又是当务之急。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中央改革决策总体部署,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齐心协力,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贡献我们的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