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ssw.njtech.edu.cn
    主页> 他山之石> 正文

为校园筑起阻挡病毒的“长城”

发布时间:2020-02-17 22:24:33 浏览:次

为校园筑起阻挡病毒的“长城”

——高校保卫队伍坚守校园抗击疫情一线纪实

2020-02-1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从学校1月中旬放寒假起,金正辉和覃维星就没休息过一天。

  管控校门,为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量体温、核查身份,遇到发热者立即引导到指定地点就诊;巡逻、巡查,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武汉理工大学这两位保安队长和一众保安队员,每天24小时风雨无阻地轮值上岗完成这些工作。像他们一样,在全国各高校还有数不清的保卫干部和保安队员,坚守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高校保卫队伍作为校园防控一线的重要力量,恪守“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郑重承诺,努力将疫情挡在校门外,为广大师生员工筑起了一道道阻挡病毒的“长城”。

 疫情就是命令,校门就是战场

  上午7点,潘亮的一天从整理内务开始。作为武汉大学工学部茶港门岗组组长,为保证工作效率,他住在了学校的值班宿舍。确认组员们防护服、护目镜都穿着到位了,潘亮才能放心带领大家接班上岗。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武汉大学多次升级校门管控措施,目前仅保留4个非封闭校门,全部实行严控,未经批准,校外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允许进校,所有进校人员需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严管举措的实施只为切实守好学校“第一道关卡”。由于穿着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执勤者们只能尽量不喝水、少喝水。

  “战时状态要有非常举措。”正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指出的,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要严格管控学校校门。

  对高校保卫队伍来说,疫情就是指令,校门就是战场。

  “我们要坚决控制好校门,不能打滑头仗,我们啃的就是硬骨头。”在天津大学保卫处防控疫情工作动员会上,保卫人员用掷地有声的宣示,表达着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因为人员不足,天大保卫干部只能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四处“救火”。很多人连续几天住在办公室,饿了就泡一碗泡面,吃完继续回到岗位上坚守。

  面对困难,共产党员总是冲锋在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党支部设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支部17名党员全部踊跃报名,做好执勤、测温、登记、消毒等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北京化工大学启动抗疫防控措施后,保卫处干部徐津生立即主动放弃休假要求在校值班。巡查校园的每个角落,哪个实验室封条被撕、门锁未落、灯光未关……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被他的“火眼金睛”一一识破。已经在学校工作40余年的老徐马上要退休了,驱使他放弃跟家人团聚的时光、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是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感。

做有温度的守护者

  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难免会带来诸多不便。

  学校里家属区的居民一早出去买菜,认为出去一小会儿“没必要查得那么严了”;有的老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里住了一辈子,突然要凭校园卡进出,一时想不通……如是种种问题,很多执勤者都会遇到,对家属区在校园里的高校来说尤其突出。

  在守护好校园的同时,面对不理解、发牢骚甚至责难,如何做好解释工作是摆在高校保卫队伍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我们的保卫人员,平时与人交流不多,大多不善言辞。”长沙理工大学保卫处副处长高顺利说,类似的场景多的时候每天甚至会遇到几十回,“疫情不断发展,给出行带来不便,有师生和居民不理解是经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专门要求全体保卫干部、保安,做“有温度”的守护者。对校内师生员工、家属区住户、社会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各种质疑,执勤人员耐心解释,周全处理,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配合。

  师生和居民的求助,也是执勤者需要经常面对的一项工作。

  一次执勤时,潘亮遇到一名腿脚不便的老教师到门岗处求助:家中生活用品已经用尽,因交通不便无法出行不知如何是好。潘亮二话不说,主动牺牲自己的午饭和休息时间,买好了生活必需品送到这名老教师家里。同样,对于几名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教师,潘亮和同事们利用各自短暂的休息时间在校门口签收快递后,把东西逐一送上门。

  2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保卫部接到通报:一名未穿鞋、未戴口罩的老人在文理学部校医院附近游荡。找到这名老人后,执勤人员发现老人话语不清,只能先护送老人到校医院,同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查询信息。经过多方联系,获知情况的老人家属赶来把老人接回家,保卫干部们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我们看到了许多人面对疫情的责任感和乐观精神。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相信武大的樱花再度绽放时,依然能有游人如织的场景。”武汉大学保卫部副部长吴有云说。

面对疫情,他们甘做“逆行者”

  薛超怀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校卫队副队长。从2000年起,每年春节他都留守校园让其他队友回家过年。今年是他父亲七十大寿,原定大年初三回家给父亲过寿的他最终还是失约了。疫情形势严峻,留校值守的人员不多,门岗安保工作十分艰巨,他主动申请留校。“这个时候,我绝不能走。”薛超怀坚定地说。

  疫情来得突然,又适逢春节休假,很多学校部署封校时,不少保卫干部和保安或已回到老家或正在回家的路上。像薛超怀一样,在回到学校坚守抗疫一线和跟家人团聚之间,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义无反顾地选择做疫情中的“逆行者”。

  上海财经大学校卫队员徐春龙和徐东东是亲兄弟。春节前夕,兄弟俩原本打算交替回家探亲,一个除夕走,一个大年初五走。在山东老家,他们不仅有年迈体弱的老人,还有各自的妻子和儿女。

  疫情当前,1月22日,他们主动退掉车票,要求留在学校。最近,虽然也有不少保安陆续从老家返沪,但因需要按规定隔离观察数日,因此,严守校门的压力依旧较大,兄弟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足6小时。“这就像为自己家做事一样,为家人做事,哪里会有吃亏一说。”徐春龙和徐东东质朴地说。

  北京化工大学的保安老赵,大年三十晚上才乘火车回到山东老家,接到学校通知后,大年初二一早就匆匆辞别了家人踏上返程路。在老赵看来,返岗、站岗都是他作为一名保安应尽的责任。“俺必须听从指挥,指哪打哪!”

  校园里,岗亭前,保卫工作者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诠释着担当与使命,为广大师生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本报记者 李澈)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