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18彩票 二〇〇五年度资助工作总结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党政领导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深入细致和艰苦扎实的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逐步健全并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并逐步使之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亮点。
一、深刻领会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大资助工作力度。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奖、贷、助等资助体系的完善工作,并拓宽思路、讲究实效,开创校外奖、助学工作新局面。目前,我校每年新增各类奖、助学金近10余项,其中校外专项奖学金最高个人奖励达1万元/年。奖、助学金的设立激励了南工大学子的积极性,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2005年,学生处组织发放国家和省政府助学奖学金总计2863人次、总金额为468.7万元,省政府2005年绿色通道专项困难补助总计231人次、总金额为34.6万元,校内综合奖学金总计16984人次、总金额为574.94万元,校内困难补助3325人次、总金额为102.1万元,校外专项奖学金(指校外企事业单位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50多类近1533人次、总金额近100万元,新生寒衣发放近600人次。2005年3月份760名在校本科生获得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总计402.39万元。2005年12月份集中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合同1169份(已下达300万元)。
二、举全校之力,强化新型银校合作关系,倾心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国家助学贷款是对贫困生资助力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和政府的承诺能否兑现,学校的教育经费能否正常运行,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证。可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结合以往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根据国家开展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新的《新利18彩票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关于建立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息档案有关规定》,并组织编印了《新利18彩票 助学贷款指南》,使得我校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助学贷款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尽管贷款工作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工作时限性强,每个学生的每一笔贷款要填写繁多的数据,办理各种证明材料,学校还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份贷款档案,将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随时提供给银行,学生处和各学院辅导员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广大学院辅导员也没有任何怨言,每当老师看到学生手捧着贷款合同那欣喜、兴奋的表情,学生处和全体辅导员由心底感到欣慰。尽管人手少,工作量大,学生处和全体辅导员老师表示坚决要把这项工作抓好,务求实效。
为了更好地配合银行开展助学贷款还款工作,学生处建立了完备的催缴体系。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坚持抓好诚信教育,使得贷款毕业生离校前能够充分认识到按期还款的重要性,提高还贷率。同时,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大学生征信知识宣传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向在校生分发大学生征信与相关金融知识手册和个人征信系统宣传折页,全面推动学生诚信教育工作。近年来,我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在江苏省高校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通报》(江苏省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经学生处多方调研,狠抓落实,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网”成功改版,目前已经正式启用。新版“学生资助工作网”使用PHP+MYSQL结构构架,速度、安全性能等大幅提升,新增多项功能:1、历年曾在学校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可以方便地通过“助学贷款查询系统”随时进行网上查询;2、所有贷款学生可以通过资助网给学生处留言,便于我们更好地为广大同学服务;3、公布学校资助工作投诉电话及网上投诉信箱,使我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随时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4、提供“经验交流”、“人物访谈”、“身边故事”、“观点集萃”专栏,在这些专栏里介绍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现的辅导员,也可以转载我们辅导员有关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论文;5、提供网上搜索功能,所有学生资助网上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它快捷方便地进行检索;6、设立网上投票系统,欢迎广大同学对相关方面的问题踊跃投票,以便于采集信息,更好地开展好我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新机制下,我们会不断努力,积极开发和完善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为广大学生服务。
三、进一步完善特困补助金与临时困难补助相结合的补助制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
坚持每年开学后对全校困难学生进行普查,要求各学院务必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进一步规范贫困生的建档工作,准确把握贫困生情况,科学地确定资助对象,落实贫困生档案的动态管理工作。根据情况一学期按五个月发放特困补助金。加大临时困难补助工作,解决新生刚入学时的生活困难问题以及因意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这样保证了在校困难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资助,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了学校“不让一名积极上进的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承诺。为体现党和国家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关怀,学生处根据《关于下达2005年国家和省政府
助学奖学金指标的通知》(苏教财[2005]89号,苏财教[2005]161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 发布《关于2005年国家助学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南工校学【2005】46号),《关于2005年江苏省政府助学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南工校学【2005】47号),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发放国家和省政府助学奖学金,极大地改善了在校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勤工俭学途径解决部分学生生活费来源,我校勤工助学固定岗位设置每年保持在1600个左右,每月收入150~200元;另外还设置了相当数量的助管、助研等流动岗位。每年学校都会优先给经“绿色通道”入校的学生安排勤工俭学的岗位,帮助他们树立“贫穷不可怕,劳动得报酬”的观念,使他们顺利读完大学。
四、积极准备,认真布署,继续为新生开辟“绿色通道”。
学校党政领导历来重视绿色通道工作,在新生报到期间,学校要求各学院详细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向他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助学政策,介绍学校扶贫助学工作的具体措施。新生报到结束后,学校统一将经由绿色通道进校的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充分挖掘潜力,开辟岗位,目前05年“绿色通道”特困学生全部安排勤工助学岗位。2005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的紧急通知》(教电〔2005〕293号)精神,2005级新生入学,学校绿色通道共接待了160余名特困新生,缓交费用772174元,保证了每一个贫困生都能顺利入学。
在新生报到当天,学校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同学现场发放了一定数额的免费就餐“爱心卡”,校园超市购买生活学习用品的“心意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入校初期的生活困难。目前为止,学校为2005级新生实际发放临时困难补助近15万元,补助人数达570人次。另外,根据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下达江苏省省属高校“绿色通道”一次性专项补助经费指标的通知》(苏教财【2005】92号、苏财教【2005】18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关于下达新利18彩票“绿色通道”一次性专项补助经费指标的通知》(南工学工部[2005]13号),一次性为我校困难学生减免学费34.6万元。
学校未雨绸缪,2005年继续为困难新生购置御寒冬衣。为了帮助广大贫困新生顺利度过在南京的寒冬,学校积极和有关商家联系御寒棉衣。虽然天气一天一天的冷起来,但是刚刚走进新利18彩票 美丽校园的05级困难新生却感受到了南工大带给他们的温暖,近600余名贫困新生拿到了学生处组织发放的越冬棉衣,在隆冬到来之际收到学校送上的一份暖意。广大同学在领到寒衣的同时,也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老师的深切希望,发奋图强,学好专业课程,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五、继续抓好校外奖学金设立工作
目前,我校有各类奖、助学金50余项,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校友及社会贤达人士纷纷设立奖、助学金,每年增加十余项。随着国家、社会对助学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在我校设立各种奖、助学金的单位和个人也越来越多。今年新增设的校外奖学金有“苏一光·中海达”奖学金、"长安"奖学金、"绿环"奖学金、"惠生"奖学金、“新景祥”奖学金、“高力”奖学金、“久吾”奖学金、“苏州精细化工”奖学金、“中石化”奖学金,另外还有若干奖学金正在联系中。各学院也充分利用校外奖学金颁奖之机,架设企业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增加就业途径,激励学生奋发学习。
六、查找不足,及时总结,为开创我校学校资助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学生处在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同时,注意查找不足,及时总结,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比如,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我们感受到,个别学院重视程度不够,个别辅导员对开展助学工作的深远意义认识不足,没有认真研究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开展助学贷款工作的相关政策。为此,我们深入学院,倾听困难学生的心声,主动和有关学院学办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一线学生工作干部的认识,在最大程度上争取学生资助工作的效度和信度。
今后,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加强对贷款学生的动态管理,加强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贷款学生还贷教育要早入手、早教育、早动员,在贷款毕业生离校前邀请银行信贷工作专家做专场诚信教育活动,介绍国家个人诚信管理系统,加强贷款毕业生的还款意识,努力通过我们深入细致的工作,提高学校贷款毕业生的总体还贷率。
2.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动态信息管理,完善班级信息员工作制度,及时更新学院经济困难学生信息档案,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大力开展激励教育工作,积极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要求受资助大学生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回报社会,要求广大同学积极进取,立志成才,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而努力学习。
3.真诚关怀,加强引导,进一步完善“心理扶贫”机制。不仅从经济上帮助贫困生,更从心理上予以关注,即“心理扶贫”,让他们身心健康地度过大学生活。为特困生制定心理资助预案,帮助他们克服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一是全面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通过校内的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二是通过传统的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个案教育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引导,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三是组织学生社团,指导贫困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4.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动员各学院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广泛联系社会各界成功人士、企事业单位来校设立校外专项奖、助学金,进一步扩大校外奖、助学金的设奖规模。
5.加强对校综合奖学金、校外奖学金、各类困难补助、助学金的资格审查工作,确保学校所有的资助经费公平、公正地下发到每一位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手中,进一步探索校综合奖学金的激励功能。
新利18彩票 学生工作部